在金庸小說里邊有一個很著名的小說叫做笑傲江湖。主人公里一個叫令狐沖,一個叫任盈盈。這兩個名字就是出自《道德經(jīng)》。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沖”字是虛而不滿的意思。就是不執(zhí)著于任何的事情,是一個空靈的狀態(tài),空虛和無形的,作用是無窮無盡和永不枯竭的。而“盈”則是滿的意思,這里引申為盡。
金庸就用“沖”和“盈”來比喻這兩個男女主人公,他們在心靈上面的高度契合。其實以往我讀笑傲江湖的時候,覺得小師妹和令狐沖蠻遺憾的,但是我心里仍然覺得任盈盈在各個方面跟令狐沖更加的匹配。
為什么令狐沖不能一開始就和任盈盈相知相愛。今天我再來看這樣的愛情設(shè)計的時候,就非常能夠理解金庸為什么要做這樣安排。因為令狐沖的桀驁不馴,把名利世俗放到一邊,旁人看起來是正邪不分,說他沒有原則,包括小師妹也是這么看他。但是在任盈盈的價值體系里,反而欣賞這樣的放蕩不羈。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沒有正邪不兩立這種說法。正亦邪邪亦正,這就是道家思想,就是沒有什么一刀切,沒有什么兩元對立。只有沖和盈的這種相互作用,“而用之或不盈”就是這么來的,無窮無盡,不會消減,就是沖盈。
《中庸》里曾說“淵淵其淵 浩浩其天”,這里的“淵”就是深不見底的水,它的那種深沉,那種厚重博大,而那種容納的狀態(tài)就叫做“淵兮”。“淵兮,似萬物之宗。”它那樣的深遠(yuǎn),就是容納萬物,海納百川,就好像萬物的宗主,這就是道。
人要像道一樣去生活。
那道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呢?
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挫其銳”就是我們每一個人要消磨掉最銳利,最鋒利的那個地方。有人就說這不就是和稀泥嗎?其實不能簡單地這么去看,因為我們知道所有東西一旦尖銳,它就會刺人,比如說一根針,一個錐子。我們說一個人能言善變,但是這個能言善變的人,他如果沒有“挫其銳”他說的話有可能就會刀刀見血直戳你的心。就算有的時候你也知道他說的對,但是話太尖銳了,就是就會有點聽不進(jìn)去,就會去反抗。尤其是現(xiàn)在很多的人都帶著很厚的鎧甲,一旦被人戳中了,就會覺得惱羞成怒。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挫其銳”不要太尖刻。
“解其紛”就是要消解其糾紛。“和其光”就是調(diào)和最亮的光,就像我們在中午的大太陽下,雖然很明亮但是卻睜不開眼睛,也無法做事,所以我們需要去調(diào)和。
“同其塵”就是像很多家庭主婦平時沒有精力做清潔,一到周末就覺得家里很臟,而主婦們就常常在想要是沒這么多灰就好了。但是老子告訴我們,人不要這么去想,干凈和灰塵,它們是也是一個相互混雜的過程,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我們這個空間充滿了灰塵,只是我們沒有看到而已。人不要太有潔癖了,因為有潔癖的人,會有很多的問題,無論是生理上的潔癖還是心靈上的潔癖。在跟人相處時就不夠自然瀟灑,忌諱和不可觸犯的東西就會特別多。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笨偟膩碚f就是讓自己跟這個天地萬物更和諧一些,去接納一個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的的世界。而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指點,當(dāng)你站在這個角度的時候,就容易變成憤青,就容易變成我們網(wǎng)絡(luò)上所說的那種噴子。但是大家一定注意,這個不是讓我們?nèi)フ壑兄髁x。而是一個中道的思想,不是讓大家和稀泥調(diào)和。而是讓大家學(xué)會放下,當(dāng)放下之后,你內(nèi)心的那種堅守和執(zhí)著,才會真正地呈現(xiàn)。就是讓我們放下過度的欲望,更不要過度的糾結(jié)非黑即白。一旦過度了人就會活得很擰巴。當(dāng)我們過得很擰巴時,我們對于身邊的人就會有很多的要求,因為我們希望啊對方是我們來補足我們另外的那半個圓的。我希望你是我的靈魂伴侶。你應(yīng)該成就我,應(yīng)該懂我,但是我們一旦發(fā)現(xiàn)對方不懂我,我就會心生怨恨啊。那我嫁給你干嘛?那我娶你干嘛?就會有種種的不滿,它就會慢慢滋生出來。
當(dāng)我們一旦做到“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之后,我們不但會讓自己放松,還會讓我們身邊的人更放松。如果你是一個父親或母親,你會讓你的孩子更放松;你是一個丈夫或妻子,你會讓自己的愛人更放松;如果你是兒子或女兒,你會讓自己的父母更加的放松;如果你是一個上級,你會讓下級放松;如果你是一個下級,你會讓你的上級放松和你的同級放松。
這就是道德經(jīng)所說的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