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備一支黑水筆,一張A4紙,我有信心改變你的人生。
我曾經和你一樣,沉淪于游戲與上網閑逛,買來的專業書籍堆積在角落,灰塵蒙面。無數次,我為自己虛度光陰而懊悔,但是又無計可施。如今,我也會偶爾玩游戲,每次玩2盤就心急火燎地下線,趕緊開始讀書寫作。我認為我的時間價值千金,可以適當放松,但絕不能揮霍。
實現如此巨大的轉變,我沒有加入楊永信的網癮學校(這里是講笑話大家可以笑一下),我只是簡單地問了自己5個問題。
★? 在社會上接觸了這么多人之后,你認為,哪一類人最自律?
你可以有你的答案,名校畢業生,律師,或是大學教授。
我的答案是老板。
在絕大多數公司,老板的自律程度遠遠強于員工,甚至是碾壓式的。
為什么?
因為公司賺的錢直接進到自己銀行卡賬戶,回報是如此的刺激和興奮。有活馬上接,毫不猶豫地接是所有老板的共性,當一份300萬的合同送到你面前時,你還會說:“等我上路塔推完再接”嗎?
業務穩定后,絕大部分老板都謀求發展突破,因為他要對抗外部激烈的競爭,更因為他看到自己頭頂上還有新的發展空間,新的錢。
你之所以不自律,因為你始終把自己定位為打工的狀態。
打工嘛,拿錢做事,老板盯不緊,那就上網刷微博刷淘寶。下班回到家,更沒人監督你,無所事事的你不是沒翻過書,但是無法堅持,只有娛樂能消耗你夜晚的時光。
改變你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做一個老板。
我不是鼓勵你辭職創業。
我是建議你,放棄打工者心態,去做自己人生的老板。
聽起來很心靈雞湯?20分鐘后,你就不會這么想。
拿一支黑水筆,一張A4紙,到你獨處的房間,鎖上門。
問自己4個問題。
★第一題:我最爽的生活是什么樣?
什么?雙休加上不加班?不,我們在談的是最爽的生活。那是干脆不上班,每天睡到自然醒。
這個城市總有你想去,但一直沒空去的餐廳吧?在最爽的生活里,你可以每周和好友吃大餐,痛快聊天到深夜,盡興而歸,管他凌晨3點還是5點,反正明天不上班。
還記得你朋友在微信里曬的加州1號公路嗎?沐浴著加州的陽光,吹著西岸的海風,開著越野車在寬敞的高速路上飛馳,看得你心好癢。這樣的旅行你也值得擁有,一年應該有2次,每次最少也要半個月吧。
以上不是必選項,只是我給你啟發一些角度而已。
請你在紙上列出你想要的。
大膽列。
★第二題:你需要多少錢?
過一年最爽的生活,需要花多少錢?
你可能沒有頭緒。我列過,我給你一份清單,以防遺漏:
租房(或房貸)、水、電、煤氣、寬帶、有線電視、交通費、飲食、買書、日常清潔用品、看病買藥、服裝鞋子購物費、手機費、朋友應酬費用、節日送禮、父母孝敬、旅游等。
每個人得到數字不一樣,和欲望大小有關,和居住地物價也相關。列出你的數字,30萬?50萬?還是100萬?
接下來把你的數字除以12,算出每個月需要多少錢。
如果你一年需要30萬,那么30/12=2.5。每個月需要2.5萬。
如果你一年需要50萬,50/12=4.17萬,以此類推。
★第三題:怎么輕松地賺到這么多錢?
注意,是輕松地賺。6*12小時苦哈哈的工作賺到這些錢,那滋味必然不能叫“最爽”。
對,沒錯,你的目標是有能力自由安排時間,想工作工作,想玩就玩,在這種狀態下一個月賺到自己想要的數。
聽起來像詐騙廣告?如果你打開眼界,你會發現這一點也不奇怪。
我身邊有3個朋友就實現了,活生生的例子。
第一個是移動哥,今年35歲。他畢業于省內有名,全國不出名的本一學校,畢業后進入中國移動市公司上班。他聰明、圓滑、愛吃、愛玩。他從大學就開始炒股票。當時我家里幾個親戚炒股血本無歸,我爸媽炒股也虧了大筆積蓄,我一直覺得炒股就是賭博,心里想移動哥炒股總有一天會出事,當然我嘴上沒說。
然而移動哥還是孜孜不倦地炒股。他組了個炒股群,把他認識的高手聚集起來,每天研究選股,買點賣點,他在朋友咖啡館開炒股分享會,我還記得講過在線教育類股票專題等等。他經常找身邊優秀的朋友喝茶,分享自己的炒股理念。堅持這么做了幾年的結果是,他集結了一群追隨他的粉絲,每天在他領導下收集研報訊息,一起做研究分析,也有了幾個很信賴他的富二代朋友,愿意把資產托管給他去炒,利潤20%分給他,全倉虧10%就平倉止損,停止合作。
他03年工作,到12年工資加炒股存了80萬。2012年開始,他抓住了創業板牛市,以及2015年的全面牛市,自己炒股加上代客理財抽盈利20%的收入,他的資產滾到了600萬。他辭掉了移動的工作,現在200萬丟給別人做配資(不懂可百度),每月無風險拿1%收益,就是躺著拿2萬元。剩下400萬自己接著炒。
他沒有房貸。2萬元在二線城市可以活得很爽。3點收盤,復盤1個小時,完了就去跑跑步,最近還找了一群外國人玩飛盤。晚飯經常喊上股友吃大餐,周末開車載著妹子去近郊泡溫泉。他研究不松懈,一天讀300多個財經相關的公眾號,有時候也看研報到很遲,但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和去移動打卡上班相比,這才叫真正的自由。
第二個是犀利姐。她是江蘇人,今年42歲,是一名培訓師。教民營診所的醫生如何與患者溝通。我和她不熟,我只參加過一場她的培訓課,激情澎湃,觀點犀利,現場反響確實不錯。3天課程,現場有100個學員聽課,學費3000元一人,乘一下算出30萬營業額。她是業內明星,自己有能力招到大批學員,銷售把控在自己手上,一個月搞2場課就可以休息了。
她的客人從哪來?早在2006年,那時還是新浪博客的時代,她就開始在網上寫長文教醫生怎么和顧客溝通,讓顧客放下恐懼,信任醫生,開心、滿意地完成手術。早先市場競爭不激烈,很少醫生在意,認為我技術好就行,和顧客啰嗦那么多干嘛。如今資本進來,競爭異常慘烈,服務好壞直接影響營業額,她的學員爆發性地增長,她掙的錢也是如此。
她選擇了一個小眾細分市場,但她足夠堅持。連寫10年的,全行業只有她一個。如今她活得也很隨性,一個月搞幾場培訓,就可以去旅游了,前幾天她剛去西藏旅游,寫了很多關于佛教的感悟。
第三個是瘦猴,34歲,垂直行業大V。曾經在大型外企奮斗到中層,但再也升不上去。5年前他辭職創業。一度迷茫,夜不能寐。但他堅持瘋狂的寫作,抓住了微博、公眾號的紅利期,積累了幾十萬粉絲,如今一年變現大幾十萬,未來正準備出書、包裝自己上電視。
上面3個都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這樣的人或許就在你身邊。不要宅在房間,多去認識優秀、聰明的人。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問他們除了上班,還在靠什么賺錢,問他們5年后的目標,他們今天如何為未來布局,你會發現一片新世界。如果你在大公司做個總監,高級經理,不要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有些你看起來其貌不揚,層次比你低的人,倒騰些五花八門的生意,賺的錢比你拿“高薪”多得多。
通過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按自己的心愿去度過這一生。
喜歡口若懸河,在聚光燈下演講,享受鮮花與掌聲,那就發展自己能力去做個培訓師,或是衛視欄目的嘉賓;討厭交際,討厭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喜歡獨處和自由,可以去職業炒股,或做個頂尖的手藝工匠。
這世界上有無數種活法,別人沒有義務幫你找到適合你的,你必須自己去尋找。
選擇職業發展的路徑很重要,千萬別走錯。
我總結他們3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式,都是滾雪球。
滾雪球的反面是吃老本。比如接很多簡單的兼職。業余接寫文案單子,婚禮拍攝單子等低難度的case,本質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換錢,但能力沒什么提升。到了40歲,一堆白頭發,腰肌勞損,存了一些說不上多的存款,還是不能改變自己的勞碌命。
滾雪球的本質是用時間去換能力。
溝通培訓師,滾的是個人輸出能力和個人品牌影響力。一篇篇不停輸出的深度長文,一次次迭代的優質課程,帶來一個個新讀者和死忠粉。一顆小小的雪球,一個很長的坡道,一份10年如一日的堅持,直到成為垂直領域的頭部,一堂課賺到30萬順理成章。
普通人的蛻變并非遙不可及。
再看炒股和自媒體,原理也是一樣。
★第四題:你打算多少歲滾出雪球,過上“最爽的生活”?、
33歲?42歲?你必須告訴自己一個明確的數字。
我相信沒有人愿意58歲才滾出雪球。看著自己密布皺紋的眼角,開始干癟下垂的胸脯,用骨質疏松的身體去接受“最爽的人生。”
看看你身邊的同齡人吧,已經有人在40歲,35歲,甚至30歲實現基本財務自由。當你在苦逼趕稿時,他們在朋友圈曬著海灘和比基尼。你肯定也希望加入他們的行列,越早越好。
想不出就隨便估個數吧。
假設你25歲,把目標定在35歲。你有10年時間滾這個雪球。
接下來算出你每天的目標。
如果你選擇職業炒股。你要開始存錢了。假設目標是存400萬,200萬拿去做配資,每月躺著拿2萬,200萬拿來自己炒。如果你現在存了10萬,那么你還差390萬。10年你有120個月,390/120=3.25,你平均每月要存3.25萬。你必須盡快的升職漲薪。光靠工資不夠,那么你要擴大能力圈,業余發展代客理財業務賺錢。
漲薪和業余賺錢是大方向,你要把它拆解成具體的子任務,并且定出具體的時間表。
比如18年3月,你要升職到總監,19年2月,你要完成自己完整的炒股操作系統,20年8月,你要組織每周一期的投資分享會并做主講人,21年5月,你每個月見4個高凈值資產人士并向他闡述你的投資理念,吸引他給你做代客理財。以上只是舉例,只有具體到時間和量化目標,你才可能一步步把大夢想實現。
如果你選擇自媒體,你希望一個月賺5萬元,那么你怎么也要有20萬公眾號粉絲,從現在開始,你一周至少要輸出3篇高質量文章,你要2年內完成寫書,3年內組建完善自己的采編團隊,5年內發表第一次大型演講,登上衛視成為嘉賓。
你的子目標是什么?你打算在哪一年那一月做到?
這時候,你可能發現之前定的任務太急,你根本達不到。只有2種辦法,那么降低你最爽生活的配置,如果不想將就,就推遲實現時間。
在反復計算中,你體會到什么叫精神分裂。
一個貪婪的你,負責下指標,希望越快越好,早日自由。
一個恐懼的你,負責扛指標,希望每天的任務越輕越好,少勞多獲。
在這一刻,沒有一個外人逼你,罵你,是你自己突然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你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如果你最終定的目標是10年過上“最爽的生活”,從這一刻起,年份對你來說不再是一個麻木的數字,它變得極其敏感,因為2026年11月21日將是你的自由之日,當你今天為夢想按計劃完成應盡的工作,你就離夢想扎扎實實地靠近一天。
還想玩守望先鋒?去吧,沒人攔你。但你要知道,暴雪的老板已經過上他“最爽的生活”,而你浪費一天接近夢想的時間,你人生中要多擠一天地鐵去上班。
又有男明星出軌了?點開新聞,津津有味地看看吧。那些娛樂號就是收割不自律者的廉價注意力,集結捆起來賣給廣告商的。你點一次,推遲了1小時接近夢想的時間,娛樂號的博主靠成千上萬像你這樣的人賺到高價廣告費,卻沒有機會向你當面道謝。
這點廉價享受就讓你沉淪了?打游戲算什么?看八卦算什么?和最爽的生活比起來,這些都是渣。只有到達終點,這時你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春宵一刻值千金”,早一天醒悟奮斗,早一天到達終點,你突然明白:你的每一分鐘都價值連城,你干嘛要拱手相讓?
此前的人生,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沒目標。你讀書,你上知乎學習,你找人討教,相當于四處學習拳法,卻沒有一個具體目標去攻打,看了200個拳法視頻,卻連一個真人都沒打過,還是菜鳥一只。如今,你要面對自己拆解的一個個小目標,打完白骨精,再戰牛魔王,你腰酸背痛,鼻青臉腫,但已是渾身肌肉,出拳如風。
從現在開始,你的人生,是有進度條的。
時間不回頭地往前走,你的進度條跟上了嗎?
在知乎,大家愛問各種事情是怎樣的體驗?你想不想知道從默默無聞,到滾出雪球是怎樣的體驗?
滾了10多年雪球的犀利姐說,開始最難,這個困難的時刻會持續很久,但是積累到一個臨界點后,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容易。
早在2006年她就認定,病人來看病,醫生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溝通服務也非常重要,這決定了病人是否充分知情,受到尊重和關心,是否能滿意并介紹身邊親友。這將構成醫院最重要的競爭力。
她開始在博客上寫溝通的理念和技巧,然而無人問津,她只能發給朋友看,換來寥寥30-40閱讀量。
終于有一天,等來了第一條網友留言,是一句勸導:醫生最重要的是研究技術,而不是研究話術這些旁門左道。
她不管,寫,寫,寫,不停寫。
寫各種性格病人應該怎么溝通,寫醫院要配置哪些道具解釋醫療原理,寫如何消解病人的恐懼。
堅持了2年才積累足夠粉絲,開像樣的授課班,有了正常的營收。
這幾年垂直行業培訓大熱,各路人蜂擁而入,也有培訓師開始寫長文,做個人品牌。然而,大部分人寫個30篇,50篇,就悄悄消失在視野中,也有品牌在資本推動下持續輸出,開班,但內容都是東搬西抄,無法真正幫到學員。
只有她,10年如一日不斷輸出原創文章,迭代課程內容,他創新地舉辦醫患溝通大賽,把溝通過程拍成錄像,免費供同行下載。
歷經10年風雨,她才無可置疑地成為垂直行業的第一。
她感慨,所有行業都是一樣
風口起來的時候
無數人眼紅心跳
高喊著“我也要經營自己!”
當行業寒風吹起,惰性不停勾引
越來越多人漸行漸遠
掉隊在茫茫飄雪中
只有寥寥幾人走到最后
就是耐心堅持的那幾個人
把雪球越滾越大,勢不可擋。
你會是走到最后的那幾個人嗎?
2年后的你,還是像現在一樣,日復一日地揮霍時光,又懊悔難過嗎?
你會成為你父母的驕傲嗎?
你會是那個揮劍斬龍的英雄,還是第3集就死去的配角?
你會過上你寫下的“最爽的生活”嗎?
你會過多久?20年?還是5年?
追求最爽生活的路上,沒有人能替代你去奮斗,
你最好的朋友不能,最愛你的父母不能,你最崇拜的前輩學長也不能
只有你,獨身扛起了所有指標
在風雪交加的夜晚守護自己的雪球,堅定前行
因為這是你要的生活
跟別人沒關系
你不是誰的員工
你是你自己的老板
何必問別人怎么自律
問你自己
“我打算如何度過自己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