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習慣把工作時間和自由時間區(qū)分開來,然而,這樣的思維方式降低了我們在工作中獲得喜悅與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我們以正確的精神持守正念,覺知以及幫助眾生的目標,工作可以是令人愉悅的,我們無論是在工廠,在飯館,在辦公室上班,無論我們的職業(yè)是否利于他人,只要修習正念工作,就可以讓我們喜悅,并帶給我們自己和他人大利益。
觀呼吸
覺知入息與出息,并在氣流出入身體的同時隨息———帶給我們平和與和諧的感受,這樣一種能量在他滲透進入我們身體時,能夠帶給我們極大的利益,無論是躺著坐著,亦或是站著修習觀呼吸,我們身心的壓力,沖突與緊張將會被慢慢釋放。
呼吸時,你可以這樣默念。
入息,我覺知我的入息。
出息,我覺知我的出息。
入息,我覺知我的身體。
出息,我釋放身體的壓力。
覺知呼吸時,我們的思考也自然停止了。停止思考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專注于呼吸,我們就不再憂慮過去的煩惱和未來的不確定。我們的修習是不去思考,這是修行取得成果兒的秘訣。僅僅幾次出入息的練習,呼吸質(zhì)量就能獲得提高。正念下,僅僅幾次呼吸,我們就會變得自由放松,并釋放掉身體與心靈的緊張與不安。
安坐在當下
下次上班坐著的時候,你可以休息一會兒并安坐下來,如佛陀一般。坐立時腰板兒挺直,但也不要太僵硬,讓空氣自然而然地流入你的身體,并且感覺腹部的一起一落,脊柱呈一條線,并自覺身體是挺直的時候,你就能夠放松整個身體。你唯一需要的是當下的自由和解脫,不因過去將來不因憤怒憂慮或嫉妒,這些煩惱而心神游離,身體與心靈都全然投入,你可以坐著,如同一個自由的人。
行禪的修習
行禪有兩種,一種是徐行禪,對初學者尤為有益,吸氣時向前跨一步,呼氣時再向前跨一步,全神貫注,雙腳與地面的接觸。吸氣時左腳向前跨一步,你可以對自己說:我已到了。呼氣時,右腳向前跨一步,對自己說:我到家了。我真正的家,不在過去,也不在將來。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還沒到來,我們只能活在一個剎那,而那一剎那就是當下。
正念行走是學習和訓練自己活在此時此地的極好法門,活在當下就是真實的生活,迷失在過去或為將來所牽引,這都不是真實的活法,唯有深刻觸碰當下一刻,我們才能觸及真實的生命,并真正地活著。
第二種行禪方式,步頻稍快。吸氣時你可以行走兩步或者三步,每一步都念到:我已到了,我已到了,我已到了。呼氣時也走兩到三步,并默念三遍:我到家啦。
電話禪修
每一次打電話都是一次正念修習的機緣。每次電話響起,你都可以把它當作是正念之鈴,提醒自己放下手頭雜物并回歸當下,你不是匆忙去接電話,而是先有意識的呼吸三次,確保自己真的已經(jīng)做好準備,如果給別人打電話,你可以在撥號前默誦下面這首偈子:
言語傳萬里,
愿我的言語能夠產(chǎn)生互愛與理解,
愿它們美如寶石,麗如花朵。
以正念擁抱身體的每個部位
完全放松釋放下的修習。我們覺知身體的部位,比如我們的頭部,四肢,身體的器官和全身每一個肌群,然后有意識的放松它們,全身這樣訓練直到徹底放松。如果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你可以默誦下面這首偈子:
入息,釋放身體的不安,
出息,微笑。
入息,覺知我的雙眼,
出息,我為我的雙眼微笑。
你可以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說肝臟繼續(xù)這樣的練習,以溫柔,愛與慈悲包容它。運用呼吸的方法產(chǎn)生正念繼而再以正面守護它,愛與溫柔的包容以及正面能量的守護這正是你的身體所需。如果身體的某個部位感到不適你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以正念去守護并對它微笑,你或許在一次禪修中沒有足夠的時間對身體每一個部位都施以關注,但是每天一兩次的修習你都至少可以挑選一個器官施以關注并休息放松。
回歸自我島嶼
佛陀80歲之際意識到自己行將圓寂,于是向弟子們傳授了自我島嶼的修習。他說世人內(nèi)心都有一座每當你感到恐懼,不安或絕望時就可以回歸的平安島,回歸自我島嶼,受他庇護,你變得平安。自我島嶼僅僅只是一氣呼出。修習正念呼吸或正念行走,我們當下就能回歸自我島嶼。恐懼和憤怒本就與人一體,不要抗拒它們,不要與你的恐懼,你的憤怒或絕望掙扎。持守正念,你可以包容這些情緒,如果繼續(xù)正念呼吸,正念的能量便能升起,并包容和安撫這些不安情緒,就像一位母親溫柔的擁抱和安撫她哭泣中的寶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