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密關系”
今天和朋友聊天,談到“親密關系”,她說可以試著不去主動斷絕一段親密關系,而我認為主動就會發生故事哦,被動的人太過窩囊。
可能我性格就是走兩個極端的那種,我不相信所謂的親密關系,可是心底里又偏偏渴望著能夠親密。
為什么不想去發展親密關系呢?第一在開始之初,我總會去想象這段關系未來的走向,是好是壞都值得擔憂;第二就是雙方或者多方身上的矛盾點,不想要分歧不想要疏離,所以做不到足夠親密;第三,人都是自私的動物,一心未必換得一心,可嘴長在彼此臉上,心又都藏起來不讓人看見,我不知道你發怒或展眉的臨界點是什么,這,太讓人恐慌了。
所以呀,愈多深入,愈加不堪,親密關系退一步,就是只念真心,這真心里包裹著什么,就不必再撕開看了。
我們這個年齡層的都很容易從一段親密關系中抽開身來,不喜歡黏糊,可我有時看到街上牽著手慢慢走的小情侶或者已經相伴度過很久的老友,會覺得真是幸運。
就像《青春時代2》的尹前輩說的:“我經常會保持距離,不和別人有多余的接近。保持距離就意味著自己把自己孤立了。保持距離就意味著要承受孤獨。生存,是這樣的。這就是我的生存戰略。我活得像圍欄里的賽馬一樣。我就這樣活下來了,然后就這樣活下去?!?/p>
關于記仇
我一直都很討厭這個毛病,很喜歡記仇。稍微別人說了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話,就會懷恨在心,然后心里暗暗地有了芥蒂,劃了界線:啊這個人,以后不能和他/她深交,會吃虧的。再然后,就是長久的心理掙扎了,為了這么一句話生氣值得嘛,表現出的狀態也是糾結別扭的。
可是到現在,我回想起來,好像跟如果我不記仇的話,如果我一直像外表看起來這么大大咧咧的,那么令我有幾分驕傲的可貴的上進心也會蕩然無存了。
關于等級
說實話,在大學之前,我一直覺得人人都是平等的,無非就是外表、能力和人際關系上的差別,被羨慕的時候也有很多,然而總是羨慕別人,眼紅別人的時候要來得更多更痛苦一些。
初中那段時候回憶真是不堪回首了,已經不想去刻意記起了,現在到了大學,我發覺人與人之間的等級之分好像更加明顯和肆意了,不僅是區分對待,甚至享受的待遇層次,接受的眼光冷暖也有了差別,這樣真的好嗎?
這就是長大之后的殘酷嗎?無論我是那個被享受者,還是被區分者,我都覺得是不公平的。在我眼里,只有實力的高低才是標準吧,對于其他的一些,不覺得羞恥嗎?不覺得可悲嗎?
都要對你們做個鬼臉啦,一個個的。
關于現在
我好想寫新的文章,我好想久違地化了一個精致的妝,我好想出去跑一圈,我好想走出校門旅游,去哪里都行,我好想買幾頂鐘意的漁夫帽,我好想睡個懶覺。
我好想天天吃蛋撻,換著口味吃。
......
你就想吧。
關于寬容
所謂寬容,不過是隱忍的記仇罷了。
我習慣于把自己藏起來,鋒芒畢露招搖過市的人太多了,并不想去湊這種俗氣的熱鬧與喧囂。
從前覺得自己想問題看事物的角度沒有他人新穎,見解沒有他人獨到,想法也很庸俗,等到現在有了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我竟然發現從前的擔憂......真是徒然。
并不是什么槍打出頭鳥啊,誰不想出頭呢?別人打的不是你,是你那顆到處蹦跶不能安生的心。
顯擺...嗯看人吧。
服氣的人怎么顯擺也不過分,不服氣的就別當“毛遂”,只怕還沒顯擺完呢就被嫌棄你的前輩給擠兌死了。
關于“真情實感”
昨天好像是鹿晗的大型脫粉現場哈,我也不想去蹭這個熱點,俊男靚女嘛,又都有北京戶口,挺配的。(希望關注我的小可愛中如果有鹿飯的話別打我)
人家粉絲脫粉就脫粉唄,也不干我甚事,只是想表達個觀點:這真情實感可就別帶到追星上來了。
是,沒有粉絲你家愛豆啥都不是。你是一手打造他的金主,你是為他掏心掏肺的小天使,可星星多與不多,月亮都會在那,亮度或許會有所變化,可最終這月亮都是要靠反射太陽的光才能發光發亮的,在太陽光強烈的白晝,還能看見月亮嗎?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修煉成太陽吧。
同樣po一句來自高嘉程公眾號“送你一程”中對網友評論的回復:“你們能不能為自己真實的人生流點淚啊,畢竟你們投入的愛,真的像坐飛機一樣的縹緲?!?/p>
“太陽星星月亮是永遠的一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