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的寒假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晚,下周還得上滿整整一周的課才能考試。
新課早早地都結束了,不想刷題,就帶著孩子們讀書,讀《西游記》,上周讀了三天,這周依然打算讀下去。而其他班的老師已經是帶著學生們做完一套又一套的卷子,接下來該繼續讀么?很多孩子連一半都沒有讀,有些孩子讀得津津有味,有些孩子敷衍了事。
讀書,尤其是名著,有很多的好處,當然有些孩子僅僅只是看個熱鬧罷了,每天的讀書筆記只是草草完成。雖然一再宣揚讀書的好處,不斷講《西游記》的趣味兒,可現實是有些失望的。看到這些不努力的孩子,我總是有些猶豫,猶豫自己堅持的必要性。
早讀時,我安排聽寫或者默寫。
有部分孩子過不了關,那些過不了關的孩子自然也是不怎么認真讀書的人,他們剛好就在別人讀書的時候復習早自習聽默寫的內容,以便再次補考。而其他的孩子就好好讀書,這樣看來覺得也挺好的,每個人都有合適的安排。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孩子的讀書筆記寫得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便覺得閱讀于他們是一件極為美好的事情。
少做點卷子,將學生們從題海中解救出來,少一點功利性,也許暫時的成績不夠理想。但是,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書籍的滋養、文化的浸潤,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從何而來?也許我只是個理想主義者,在這個快餐化的時代,誰會在意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呢?別人在意的只是成績,而我在意的似乎卻是虛幻的渺茫。
堅持,讀下去,寫下去,沒有為什么,只因喜歡,只因一些虛幻的理想。
02
飯后的娛樂,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就看點電影,點綴疲憊的日子。
抽空閑時間看了《無名之輩》,無名之輩,指生活中的小人物。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說,“人們寧愿去關心一個蹩腳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涌的內心世界。”電影確實是一群小人物的故事,兩個劫匪,一名一心想當協警的保安,一個欠一屁股外債的老板,一個只有頭能動的一心求死的女癱瘓……故事很真實,真實地訴說著小人物的生活,窮困、混亂、無奈……透著小人物的辛酸,卻一次次揪住了我的心。
電影自然是具有戲劇性的,兩個劫匪沒有搶劫銀行,選擇的是手機店,這在馬嘉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諷刺說他們是“憨皮”。大頭說搶劫賣手機的錢,用來蓋房,結婚做彩禮,還有一萬用來給霞妹買棒棒糖;眼鏡說,錢用來換裝備,搶得更大一點,在他們做著各自美夢的時候,戲劇的一幕出現了,他們搶劫的竟然是手機模型。兩個自稱悍匪的人,竟然被只有頭能動的癱瘓馬嘉祺給唬住了,這又是一戲劇性。
里面也充滿一些暖色調,父親與女兒的和解,大頭對霞妹的鐘情,眼鏡與女癱瘓的感情,眼鏡與大頭的義氣……這里沒有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有的是生活中可能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各自歡喜各自愁,不,展現的是小人物的艱難,因為錢,因為情,因為生活沒了希望……
突然,想起毛姆的話,“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請允許我悲傷一會兒,也請允許我負能量一會兒,因為生活從來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