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職問」(ID:zhiwen_15)
前幾天就陸續聽到法院朋友們在量制服的消息,今天終于官宣啦——
法官們的新制服長什么樣呢?買家秀是這樣的——
消息公布后,大家對新制服的審美褒貶不一,有人驚呼,除了法師之外法律人又有了新的誤解稱號——富士康張全蛋
也有人自信地表示,這樣的制服光靠顏值是撐不起來的,必須靠實力。
當然這些都是玩笑。炎熱夏日到來之前,換制服的新聞,只是法院平日里嚴謹而忙碌工作中的一點小花絮。
作為法學生畢業后重要的去處之一,法院一直是個神秘且嚴肅的地方。今天,我們就訪問了九位曾在法院工作的朋友,請他們講一講,在繁瑣枯燥的案卷生涯里,法院里還會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
@君君:機密的原因是另一個機密
這是我同事的經歷,當時我還在上海,接到一個房產糾紛的案子,上海的老房子,解放前就已經存在,整個產權已經變更到無處查詢了,為了訴訟,必須得弄清楚這棟房子之前的登記情況,可同事去政府申請信息公開,被拒絕了,理由是所需查詢的信息涉嫌機密。
同事只好提起了行政訴訟,起訴政府,要求公開信息,被告的政府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文件給法庭,指著那個文件說:“不公開的理由是這個?!?/p>
同事說:“是什么?給我看?!?/p>
被告說:“不行,這是另一個機密。”
也就是說,這棟房子的產權登記信息是機密,而“為什么是機密”則又是另一個機密,然后同事就敗訴了,至今不知道為什么。
@林月:不提醒就忘了判決
我只是一個小律師,經手的也都是一些小案子,這些案子有多小呢,小到如果我不提醒法官判決,就很可能超期。
比方說,有一次我手里的一個案子,是個小偷,就偷了兩萬多塊錢,在看守所被關了一年半,距離開庭都過去半年多了,我只能去提醒法官,再關下去,可就要超期了。
法官非常愉快地答應了,然后下周就拿到了判決,判了一年半。
還有一次,是個傳銷的,在看守所關了十個月,因為我知道這位法官大人上次對這種傳銷案子也就判了十個月,再關就真的要超期,要知道超期了話,如果最后判了一年,結果你已經在看守所關了人一年半,那超出來的半年國家是要賠償人家的。
法官聽到我提醒之后,跟我說,可是他的同案犯還有很多事情沒交代清楚呢,這可咋整。
我說,那要不先取保出來?法官愉快答應。然后最后判了十個月。
@小海:反革命偷看青春罪
這是我們當年老師帶我們去調研的路上給我們講的,發生在知青下鄉的事情。
當時呢,許多知情都在那個村子下放,剛開始都相安無事,過了一個月以后,好多女知青都投訴說有人偷看她們洗澡,而且不是一次兩次了,村子里當然是很重視這件事的,于是就安排了民兵跟男知青流值班。
就這樣值班了一個月終于破案了,原來是村子里一個老光棍干的,于是大家就把他抓了起來,可是送到法院以后怎么定罪呢,有人說定反革命流氓罪,可人家只是偷窺,并沒有動手真的耍流氓。
最后還是一位軍代表解決了這個問題,定下了一個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的罪名:反革命偷看青春罪。
想一想,還真是有點浪漫呢。
@屁屁: 惹不起的法院
大二在法院實習的時候,有次坐法院的車跟大佬們出去。我們的車出法院門口拐彎上路的時候正好有盲點,不小心撞到一個騎自行車的人了。感覺他傷得不輕,結果我們都還沒來得及下車去看他,他就自己爬起來推著自行車就跑,一邊跑還要一邊說:我沒事我沒事!真的沒事真的沒事!
一車的法官庭長書記員都笑得不行。
不過后來路上他們聊起來,都覺得雖然好笑,也挺無奈的。從法院里出來的人有什么好防的呢,公職人員和普通群眾之間要建立互相的信任,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的。
@獨秀同志: 有暗號嗎?
我來講兩個法院里的行業黑話吧。
到現在我都覺得那個場景很好笑,我灰頭土臉在整理卷宗整了一個下午,然后一個書記員走過來就跟我說,那誰,來來來,我帶你干一票。
我內心OS:????這種話在法院說真的好嗎??
后來才知道干一票是有案源的意思。于是就會經常經過某個辦公室的時候聽到兩個大老爺們抽著煙瞇著眼問對方:最近怎樣?有票嗎?
還有一個。有次書記員讓我給法官交資料,我整理好就屁顛屁顛去找法官了,法官頭都不抬就說:暗號報上來。
暗號?書記員沒告訴我呀……法官都這么風趣幽默的嗎……
那時書記員跟我說法官是個哈利波特迷,我就鼓起勇氣說了一句:
阿……阿瓦達索命?
法官頓時翻了個白眼并笑得隔壁辦公室的人都跑過來看了。
他說:“你是還不知道暗號是什么吧?就是,案號?!?/p>
從那以后我在法院人稱阿瓦達
@梅梅 奇葩當事人
我有個室友在法院實習過兩個月,下班早的時候就會來跟我們講各種奇葩當事人。
有一次她給一個被告打電話:
室友:您好,請問你是XXX嗎?
被告:誒誒誒,我是我是!
室友:是這樣的,我是XXX法院,我們這邊有一個案子……
被告:不!我不是!你打錯了!
然后就掛掉電話惹……
@小法官老平:我與法槌二三事
法槌這東西,開庭前一般都是出于找不到的狀態。然后我們就開始了一邊開始罵偷法槌的隔壁,一邊盤算著,指使一個年級最小的實習生去偷別家的法槌。
但有一次案件讓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經過復議之后又訴訟的案子,被告是質監局的。庭上辯護人一直在解釋,我制止了幾次他還在說,我只好大力敲了一下法槌,結果整個法庭突然都安靜了,只有錘頭掉落在地滾動的聲音……
我自己也嚇了一跳,而此時原告在一旁弱弱地說,
質監局是不是得去查查這個錘子的廠家?
@宇宙書記員:大爺我錯了
有一次我們開庭,案件是有一個單位后院鐵門被臺風刮到,砸傷行人引發的訴訟。那個單位看門的外地大爺,是唯一目擊證人。
庭審上,法官請證人說一下當時的經過。
大爺說:當司辣鍋縫辣鍋達……(除了第一句我一個字也沒聽懂,而且至今不知道大爺到底是哪里人,說的什么方言)
法官思考了二十秒,然后嚴肅地繼續問:那個鐵門的風阻是多少?
大爺也沉默了二十秒,繼續:%*hs$yfj*v vj¥ xh*@cjv……
正當我目瞪口呆的時候,法官轉過頭對我說:
愣著干什么,快記下了,這段很重要!
@羅米諾:第一次被證人投訴
大四時第一次到法院實習,感覺來到了新世界。
單稱呼就很有意思,來訪當事人,稱呼我們什么的都有:西裝革履的資深律師叫我老師;大學退休高教授叫我法官;滿頭白發的上訪大爺叫我小妹妹,苦大仇深的原告大媽叫我小姑娘……頭幾天每天在法院里提著耳朵,惴惴不安,后來也就習慣了。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一個證人來做筆錄時已經到了吃飯時間,看他一副還沒吃飯的樣子,我師父就讓我去食堂打了一份飯過來,讓對方吃了再做。當時那位證人也沒說什么,默默吃了幾口就放下了,我們也沒好意思多問。
結果,做完筆錄的第二天,我們竟然接到了他的投訴,理由是我們給他準備的飯豬都不吃……
后來師父告訴我,他是某上市公司的大老板,資產幾十個億。
但其實笑歸笑,法院仍舊是我們嚴肅莊重的機關,法官仍舊是在繁重餓工作之余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曾經看過這樣一條新聞,當年512大地震時,國家定于5月19號全國一起為死難人員默哀三分鐘,當時正好有個法庭在開庭,就這樣撞上了這三分鐘默哀,等默哀完畢,雙方說他們已經想開,達成了和解。
他們代表著最莊嚴的法律,卻也見證了最多、最離奇、最驚人、最溫暖的人間萬象。
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法院和法官們了。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END-
職問專注四大、法律、咨詢、金融等行業,為職場新人提供資訊閱讀、技能培訓。如果你希望分享對本文的看法,或是有求職方面的難題,可以和職業發展咨詢師 Carry(微信號:zhiwencarry) 聊聊哦~
更多四大、咨詢、法律、投行等求職干貨分享歡迎圍觀微信公眾號「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