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小伙伴越來越重視理財,學習理財的社群和公眾號也越來越多,大家都想增加自己的理財知識,對理財學習的越多,問題也就越多,前幾天在學習社群里看到小伙伴在聊應該拿出多少錢來進行理財,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擴展一下,改為我們的收入應該如何分配。
說到收入的分配不得不提到很火的一個配置圖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
在社群里我看到有小伙伴對這張圖非常疑惑,有小伙伴問,這個圖中只拿出10%作為生活費用怎么夠呢?先別著急,我們慢慢來看。
如果你上網搜索會發現
標準普爾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專門提供有關信用評級、風險評估管理、指數編制、投資分析研究、資料處理和價值評估等重要資訊。成立一百四十多年以來,標準普爾一直扮演著市場領導者的專業角色,其所提供的各項參考指標,更是廣大投資者進行重要投資和財務決策時的專業憑據和信心保證。
從這個描述中可以看出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簡稱標普)還是很有說服力的,那為什么很多小伙伴覺得不合理呢?
我們從他的配置比例來看
要花的錢占10%
保命的錢占20%
生錢的錢占30%
保命的錢占40%
大部分小伙伴的困惑在要花的錢,要花的錢也就是我們吃、喝、玩、樂、行的錢,按照月收入1萬來算,也就是1000塊錢用來生活,不要說在魔都這樣的地方,就是放到三線城市,1000塊錢恐怕也不夠一個人的生活費用,更不用說有家庭的了。
那問題出在哪里,一邊是“權威”,一邊是坑爹的生活費,我覺得問題出在他的名字上,他的名字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而不是“家庭收入配置圖”,如果從嚴格的意義來說,資產是往我們口袋里放錢,負債是從我們口袋里往外拿錢,要花的錢并不屬于資產,我們先不從這個角度來看資產,但問題卻是出在“資產”二字上。
資產其實是除去我們開銷之后的錢,并不是我們的工資收入,而是我們平時存下來的錢
打個比方,我們收入1萬,但并不是全部花掉,每個月存5000元,存1年就是6萬,那這里的6萬才是我們的資產(排除其他投資類資產),而這個標普其實是對我們這6萬的資產進行的分配。
如果把這6萬按照標普配置就是
要花的錢:6000元
保命的錢12000元
生錢的錢18000元
保本的錢24000元
看到這里,小伙伴們可能疑問更多了,按照這個配置是否合理呢?我們既然有了生活費用,為什么還有要花的錢呢?生活費用應該有多少比較合適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系數
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隨收入變化而變化的一定趨勢。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間的相關關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來說明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對生活消費的影響程度。眾所周知,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較低時,其在消費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
恩格爾系數則由食物支出金額在總支出金額中所占的比重來最后決定。恩格爾系數達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
從恩格爾系數可以看出,食物占收入的比例越少越富裕,也就是說收入越高食物支出比例越少,而我們的生活消費有很大的比例是食物消費,加上其他生活費用,我們的生活支出比例越少,能拿出來作為理財的錢就越多。
理財并不是單單指投資,理財其實理的是生活,是如何讓我們生活的更好,而不會因為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是對我們生活一個整體的規劃,所以盡量不要在某一個方面消費過多。
我們并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幾百上千萬的資產需要打理,我們更多的困擾其實是怎樣合理的分配我們的收入,相比標普,收入分配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事情,在所有我了解的分配圖中,我覺得下面這個金字塔圖(收入分配圖)比較適合大部分小伙伴,最起碼適合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們把收入分為4個賬戶和生活開銷
生活開銷:也就是我們平時的吃、喝、穿、行、玩,這部分比例盡量不要超過50%,按照恩格爾系數,這部分比例應該控制在30%-35%。
應急賬戶:這部分是我們3-6個月的生活費用,是每個月拿出工資的5%存起來的,用來應對紅白事,朋友姨媽借錢,甚至失業之后也能維持3-6個月的生活費用,用掉隨時補充進來
保障賬戶:這個就是保險,眾所周知,即使我們再有錢,也不想把錢給醫院,更何況沒錢的時候還要去借錢給醫院呢,所以保險是我們做理財之前必備的一個環節,他是防止我們發生重大疾病、意外、甚至死亡后的財富損失。
保值賬戶:低收益意味著低風險,我們都厭惡損失,也不希望我們辛苦賺來的錢因為理財而損失掉,所以一些低風險的理財、基金,既能防止我們的資金不受損失,又能保證資金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不嚴重。
增值賬戶:增加被動收入是每個理財小伙伴的夢想,被動收入越高,離我們不用上班的日子就越近,所以增值賬戶還是要有的,但這部分的比例不能過高,因為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一旦這部分錢損失掉要保證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可以去購買一些股票類基金增值
小伙伴們一定發現,前面的標普和金字塔圖的比例為什么不一樣?賬戶分配也不一樣?
其實,標普中要花的錢就是我們用來應急的錢,而其他分配也都差不多,至于比例,這個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收入情況不同,家庭的著重點不同,所以比例也就不同。
真正的個人資產配置,都不是套用某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據自身的情況,參照標準模式進行個人的分配,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說,不管是標普資產配置還是金字塔圖,都只能給我們做一個參考,具體的情況還要根據我們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建議覺得這樣分配適合自己的盡量用標準,雖然談不上一定對,但至少有了一個參考,即使后面覺得不適合,自己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修改,如果覺得這樣分配不適合自己,建議多去一些理財平臺去學習,了解的多了自然就有了思路。
簡七理財一直是我特別喜歡的理財平臺,他們的一直秉承著讓理財更簡單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復雜的投資理念用寫愛情小說的形式傳遞給我們
這套《跟簡七學理財》的課程就有100+節視頻課,能讓理財小白系統的學習理財
跟簡七學理財--終極理財學習系統構建課程,集合財富認知、理財規劃、知識技能、行動方案四大能力維度,以及理財背景/金融環境、儲蓄/消費和信貸、風險和保障、住房規劃、具體投資、資產配置六大知識板塊,精心研發打磨形成的理財學習系統構建綜合課程。
雖然包含這么多的知識,但是內容卻是通俗易懂,讓你多掌握一個在男(女)朋友面前表現的機會
如果你想掌握更豐富的理財知識,就報名參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