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演講才是好的演講?
好的演講需要符合誰的利益?
誰的利益需要得到最大滿足?
論一場優(yōu)秀演講的自我修養(yǎng)!
人生而自戀,卻無往不在自嗨之中
這是一位古希臘的美少年,他的名字叫做:Narcissus,音譯過來就是:納西索斯。
由于他的長相過于俊美,走到哪都能吸引一群迷弟迷妹,即使如此,他也對世間的任何美女子(男子)絲毫不動心,卻對水中的倒影愛慕不已。
當他來到水池邊看著自己水中的倒影時,居然看得那么認真,那么投入,那么忘我!
是的,他不愛別人,他愛上了自己!
他對水中的自己說著情話,一聲又一聲,連綿不絕。。。
終于,他掉進了水里,死了。
死后化作了一朵水仙花,仍留在水邊守望著自己的影子,年復(fù)一年。
從以上的故事當中,我們看到了一位自戀的美男子,無論生死,他都活在“孤芳自賞”的狀態(tài)中,他的名字叫做:Narcissus。這個詞翻譯過來也有著“自戀”的意思。
為什么從“自戀”這位古希臘美少年說起呢?
回想一下,在我們演講的時候,是不是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情況:
在臺上講的很嗨,很投入,很忘我,就像納西索斯一樣“孤芳自賞”,而臺下的人則忙著刷手機、交頭接耳,甚至于昏昏欲睡。
敲黑板:從心理學(xué)上來說,每個人都是自戀的,都會優(yōu)先關(guān)注自身的利益,當演講者因為關(guān)注自身的利益而侃侃而談(自戀)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
如果不能喚起聽眾與你“相戀”,演講也就變成了一個人的單相思。
這就回歸到了一個問題:我們?nèi)绾慰创葜v本身?
基于人格心理學(xué)的角度出發(fā),每個人對于演講都有不同的解讀。據(jù)我的觀察而言:
演講是通過“(非)語言表達的過程”讓聽眾產(chǎn)生“思想或行為”上改變的過程。
你說的,和聽眾有關(guān)嗎?
比如我的演講主題是: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
對于聽眾而言,如果聽完我的演講之后,沒有對“高效閱讀”這件事有新的思想認知或者產(chǎn)生“閱讀行為”的轉(zhuǎn)變,那么這次演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然而許多人的演講會陷入“我很想說給你聽”的“一廂情愿”,這本身并沒有問題,問題在于“聽眾是否愿意聽你說”?
就好像聽眾喜歡吃蘋果,你買了一大堆西瓜,卻告訴他:吃蘋果不好,西瓜才有營養(yǎng)。
那么,如何讓聽眾愿意聽你說呢?
至少需要符合一個條件:你說的,和聽眾有關(guān)!
當聽眾產(chǎn)生了“你說的和他有關(guān)”的時候,就符合了他們自身的利益,而你自身的利益也能得到滿足,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因為你或多或少發(fā)生“思想或行為”上的轉(zhuǎn)變。
以【高效閱讀一本書】這個演講主題為例,為什么聽眾要來聽這場演講呢?
思考下,這次演講是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聽眾解決了以下的問題:
1、平常沒時間看書,有沒有快速閱讀的方法?
2、即使有時間看書,看完之后總是記不住咋辦?
3、雖然記得住內(nèi)容,但是理解起來還是很困難咋整?
。。。。。。
一旦這些問題能通過這一場演講得到或多或少的認知上的啟發(fā)或行為上的改變,那么對于聽眾而言,自然就會很喜歡這場演講了。
你的演講對象是誰?
現(xiàn)在,我們再來探究一個問題:我們的演講對象是聽眾嗎?
一半對一半不對,往前一步走,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演講對象其實是:
聽 眾 的 大 腦。
為什么呢?
因為同樣的內(nèi)容,在不同人的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不同的畫面,出現(xiàn)不同的解讀。
正如【高效閱讀一本書】這個主題,有的人會想到“訓(xùn)練閱讀速度的畫面”,有的人則會聯(lián)想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畫面”,也有人會想到“一目十行的記憶神童畫面”。
你看,一場演講效果好不好,與你的意圖并無太大關(guān)聯(lián),而與聽眾所感知到的信息有關(guān)。對于聽眾而言,TA對演講者傳達信息的接收心理路徑是:
① 我注意到了他在說什么
② 哦,我理解他的意思是
③ 通過意思,我的解釋是
④ 我喜歡/不喜歡這場演講
簡化來說就是:注意 - 理解 - 解釋 - 表態(tài)。
因此,讓聽眾感知到什么樣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信息需要符合“聽眾的利益”,這,就是演講的自我修養(yǎng)!你做到了嗎?
備注:部分內(nèi)容來自于《演講心理學(xué)》一書。
閱讀小測試:
本片文章傳達的重點是哪一項呢?(可在評論區(qū)進行留言)
A 只要我們不自戀,演講自然能做好
B 每個人都很自戀,要多照顧好聽眾
C 正確傳達好意圖,感知太多沒意義
D 理解聽眾的感知,照顧聽眾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