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人想自殺,回家的路上看到秋刀魚在打折,于是順便買了魚回去烹飪。吃完美味的秋刀魚,瞬間覺得人生還很美好,于是決定好好活下去。
我從不懷疑食物的治愈能力,在心情不好時,我的首選解決方案也是去吃頓好吃的。正如大家所說,沒有什么傷痛是一頓美食治愈不好的,如果不能,那就兩頓。
這兩天看完了《憂傷的時候,到廚房去》,只看這個名字和封面,你會想象它是一個治愈系的故事,一頁頁讀下去,才發(fā)現(xiàn)它是個100%的致郁系。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Soufflé,舒芙蕾是一種常見的法式甜品。看似簡單,卻極其考驗技術(shù)。哪怕只是提前或推遲幾秒打開烤箱,都會導(dǎo)致舒芙蕾蛋糕的坍塌。
故事的開始,正是三個人“突然坍塌的人生”。
生活在紐約的莉莉亞,不得不接受丈夫突然癱瘓的事實。雖然兩人之間已完全沒有愛,莉莉亞卻絕望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余生只能與這個冷漠無情的人永遠地捆綁在一起,再也逃離不了了。在照顧丈夫的過程中,莉莉亞漸漸發(fā)現(xiàn)更為殘酷的真相:丈夫心安理得地接受莉莉亞的辛苦付出,曾為之奉獻一切的養(yǎng)子養(yǎng)女對他們不聞不問,而丈夫竟耍詐修改遺囑,將財產(chǎn)全部歸于自己名下。63歲的莉莉亞,突然發(fā)現(xiàn)漸漸老去的自己一無所有。整個世界似乎都是殘酷的惡意,無論愛情還是親情,于莉莉亞而言都是可笑的謊言。
生活在巴黎的馬克,下班后發(fā)現(xiàn)相愛的妻子克拉拉倒在家中,再也醒不過來。馬克和克拉拉沒有孩子,簡單內(nèi)向的他甚至沒有什么朋友。從前,克拉拉如同溫暖的空氣,填滿了友情、親情和愛情的全部空間。失去了克拉拉的馬克,整個世界瞬間被摧毀了。
生活在伊斯坦布爾的費爾達,被告知母親摔了一跤,于是開始了貼身照顧母親奈斯比太太的生活。奈斯比太太性格乖戾、挑剔、刻薄,費爾達意識到,這將是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生病的奈斯比太太變得更加不可理喻,甚至不惜以傷害女兒費爾達來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費爾達身心俱疲,她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
也許,人生就像舒芙蕾,看似平淡無奇,卻脆弱易碎。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dǎo)致結(jié)尾時“最大的失望”。而我們能做的,只是一遍遍的練習和堅持,直至找到屬于自己的秘方。
“每個人都是在一遍遍地去做,直到把碗和烤箱用得破舊,在一場漫長的斗爭后才做出了最好的舒芙蕾蛋糕?!?/b>
三個境遇不同、卻同樣疲倦又傷心的人,都在廚房里找到了人生的慰藉。莉莉亞不辭辛勞地為房客們準備三餐,費爾達一遍遍嘗試烤制甜點,而馬克也開始對烹飪的探索。廚房里蘊藏著溫暖,蘊藏著希望,蘊藏著奇跡,讓人忘記生活中的諸多傷痛,提醒我們一些美好從不會消失。
“她的注意力會全部集中在那一勺糖或那半個檸檬上,仿佛整個生命就靠它了。也正因此,她對廚房那么依戀。因為廚房不允許她想別的,不允許她去質(zhì)疑生活本身或她自己,不允許焦慮或傷感。”
看完這本書,讓人不禁有下廚為自己做頓飯的沖動。世間萬種悲喜,遞一碗熱湯足矣。在裊裊熱氣里,所有的故作堅強都愿意繳械投降,所有的委屈都變成直達心底的溫熱。
當你心碎時,什么能夠給你安慰?在你孤單時,什么能夠給你力量?大千世界,什么能夠陪伴我們度過余生呢?
當你覺得憂傷時,去廚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