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詩:芍藥
枯木
《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
【唐】錢起
芍藥花開出舊欄,
春衫掩淚再來看。
主人不在花長在,
更勝青松守歲寒。
芍藥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在先秦文獻中就有記載,《詩經?鄭風?溱洧》篇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芍)藥”,芍藥花色艷麗,被作為定情之物相互饋贈。
芍藥和牡丹同科同屬,都屬于芍藥屬花卉,素有“花中二絕”美譽,鑒賞上各有千秋,而且牡丹和芍藥經過兩千年的園藝栽培,花色品種極為繁多,然而牡丹是木本,芍藥為草本,并且牡丹開花要早,比較耐寒,因此在傳統上牡丹花要比芍藥花略勝一籌,廣為各地栽培。
古往今來,關于芍藥的詩詞也是不勝枚舉,我們擷取唐代詩人錢起的一首略做點評,然而詩意并不是在品評花卉,其實是一首憑吊詩詞。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是代著名書法家懷素的舅舅(《唐才子傳》)。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卒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
錢起是盛唐著名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錢起擅長五言,風格清新婉麗,靜雅閑適,被王維認為格調高雅(“王右丞許以高格”),代表作為名篇《省試湘靈鼓瑟》,其中的名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b>,含蓄雋永,意蘊悠長,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錢起和詩佛王維的交往較多,錢起屬于后輩,然而王維比較贊賞錢起的風格,二人有詩詞交往,風格較近,因此不少詩詞在作者上經常想混,然而可以確定錢起所作的,除了本文這首憑吊王維的詩詞外,還有《酬王維春夜竹亭贈別》:“山月隨客來,主人興不淺。今宵竹林下,誰覺花源遠。惆悵曙鶯啼,孤云還絕巘?!?/b>。
這首《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詩,是王維去世后,錢起去王維故宅憑吊,看到芍藥花開,心中凄婉,于是賦詩一首,緬懷故人,盛贊高風亮節,感情真摯,意蘊悠長。
“芍藥花開出舊欄”,故人宅里,花檻依舊,芍藥花開,燦爛無比。“春衫掩淚再來看”,“春衫”說明季節,芍藥花開為五月,當時暮春時節?!霸賮砜础闭f明以前多次前來拜訪王維,也說明二人交情匪淺。此句大意是,春天前來憑吊故人,看到芍藥花如此繁茂,搖曳多姿,回憶以前交往,不由得潸然淚下,頻頻用衣袖拭淚。此句睹物思人,欲看不忍看,心中凄婉,感情流露,讓人讀之為之惻然。
“主人不在花長在”,主人已經逝去,然而芍藥花依舊迎風開放。“更勝青松守歲寒”,《論語·子罕》上的:“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而后來常用青松翠柏來形容君子堅忍不拔的高風亮節。錢起認為王維不但猶如青松一樣高風亮節,能夠耐得住寂寞,而且猶如鮮花一般,四時開放,芳澤人間。這里就不僅僅指芍藥花了,而是泛指。
這首憑吊詩,錢起對王維予以高度評價,敬慕緬懷,賭花思人,拳拳之情,切切之語,表露無遺??吹缴炙幓ㄈ绱耸㈤_,不由得回憶起過去交往的歲月,王右丞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人常說“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知音難覓,伯樂難求,錢起對王維的的知遇非常感恩。
人已逝,花常在。就好像王右丞的詩、書、畫、音樂等作品一樣,名垂千古,遺澤后世,永遠綻放,光輝永照,因此,僅僅用青松的高風亮節形容是不夠的,要用一年四季的鮮花來形容才更恰當。
這首《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詩,雖然不是錢起的五言那么清新婉麗,然而發自肺腑,感情真摯,情真意切,不肆雕琢,表達了對王維的思念和敬慕之情,當為憑吊詩詞中的佳作。
2019/4/30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