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yè)以來,對我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件事情是與師姐做了舍友,她以親身行動告訴我: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好好吃飯。當你了解到吃飯是生命最后一道底線的時候,就會特別地感念這一切。
我經(jīng)歷過內(nèi)心最虛弱無力的時刻,它就像瑟瑟秋風里房檐上的一根茅草,僅憑著一點點苦撐的力氣艱難度日。不知道怎樣告別昨日,也不知道明天能否安然,只是單純地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于是每天逼自己吃飯,逼自己睡覺,逼自己以一切之能照顧好這個裝著羸弱內(nèi)心的踉蹌軀殼。也是在這樣內(nèi)心最沒力氣的時候,是爸爸每次有意帶回的炸雞腿一次又一次地給我溫暖和力量。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非常晦澀的日子,那時還能堅持好好吃飯就會成為生命的最后一道底線,因為只要身子不垮,陰霾總會過去。
病床上,朋友早起煮好的瘦肉粥捧在手里是最溫暖的;例假期,舍友燉出的當歸雞蛋最甜人心脾。我不是一個挑剔的食客,卻似乎有太多理由對食物充滿感激與敬畏。
也許很多人都會對你噓寒問暖,但永遠只有最親近的人才會關心你有沒好好吃飯。也正是因為這樣,食物又總是溫情的,溫情得讓你吃遍外面山珍海味之后依然懷戀故土的一縷炊煙。
剛畢業(yè)那會,看著師姐即便再晚回家都要兩菜一湯地認真烹飪,總是一邊佩服又一邊不明所以。直到后來自己生了病,需要用加倍努力去回穩(wěn)健康水平的時候,才明白了她的人生哲學。
她是個很講究生活,同時又很會生活的人:我們曾翻遍附近小商店只為找到一組漂亮的紅酒對杯;也曾路過小巷買束打著晨露的白姜花;她出門會噴香水,牛排里也一定會撒黑胡椒;我跟她吃了人生中第一塊披薩叫必勝客,跟她飲了人生中第一瓶雞尾叫RIO;我們一起去參加了植物日記綠道行,也一起去小蠻腰新年倒數(shù)鐘聲;她拉我踩單車,也動員我雪里賞梅;她喜歡旅行,喜歡音樂,也喜歡唇膏;她早餐是面包雙蛋加酸奶,晚餐是時蔬、瘦肉加煲湯… … 如果不回憶,我簡直不敢相信,沒有好好收集,竟已經(jīng)了解她那么多。
她的生活態(tài)度,對生活品質(zhì)的堅守,就像空氣一樣不知不覺滲透進我的生活里。無數(shù)次晚下班回來想隨便對付的時候,只要想起她就會覺得如果不好好吃飯就像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實際上,她也很明白地教育過我要好好飲食,也對,就應該像她那樣,我對自己說。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一個習慣,早餐、午餐、晚餐,能吃好盡量吃好,如果吃不好也趁有點時間好好補回來。
也正因為明白了健康和飲食的重要性,所以每次看到身邊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小同事為減肥而怠慢吃飯,或知道表妹因太忙而沒法好好吃飯的時候,就由衷地心疼,可知健康與青春一樣揮霍不起。
當一個人越學會愛自己,便會愈加重視起飲食的意義。
今天的我,已經(jīng)不會再像過往的任何一個昨天,無論面對怎樣的境遇,都會努力愛護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像朋友的簽名:愛自己之余,有能力愛別人。
特寫此文激勵自己,也真心勸誡身邊的朋友,大家都一起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