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蘭卡威
鐵人三項是比跑步更有挑戰的一項運動。可以拿一個雜技來做比喻----算盤子。跑步就像頂著那根筷子轉了一個盤子,鐵人三項則需要同時轉動好多個盤子,不停地轉著。除去運動項目,再加上生活的,家庭的,工作的,這些盤子都得轉得好,其中任何一個盤子掉下來。很可能所有的盤子都破碎了。但是有挑戰才有樂趣,不是嗎?所以我安排了2014年最大的一個賽事。也就是蘭卡威的lRONMAN
lRONMAN到底是怎樣一個賽程呢?先是在大海里有上3.8km。上岸騎行180km然后再跑一個全程的馬拉松.也就是42.195km.據說這個比賽起源于一次爭論。有幾個人正在猜測.跑步運動員.游泳運動員和自行車運動員.這三大運動員中誰最強壯呢?大家各持己見爭論不下,美國的海軍準將約翰.科林斯見到這個情景,就想了個辦法,提議將三個項目合并起來進行比賽,地點就選在夏威夷的瓦胡島,從夏威夷懷基基海灘出去,一直游到燈塔,距離是200英里多,也就是3.8km,然后再繞到瓦胡島騎行兩圈,最后在火奴魯魯完成一個全程馬拉松,到達終點的第一名就是那最強壯的。
三項運動中的任何一項,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游泳。直到決定參賽的那一刻,我還不會自由泳,只會蛙泳,蛙泳前行的力量主要依靠腿部。其他兩項比賽也都靠腿部。這樣就會很吃虧,因此下定參賽的決心之后,我很快地投入了自由泳的學習。由于是個嶄新的領域,不得不集中心力。專注與探索體會身體動作之細節要領,漸漸地內心便好似打開了一個結扣,從焦慮慢慢轉為一種帶著興致的適度緊張。心境調節好了,進步就來的很快,當教練來上第二堂課的時候,我已經可以在泳池里游開了。十堂課下來差不多可以游到2000米了。
鐵人三項所引發的挑戰不僅僅是運動場上的考量了,這是一場全面的經營。為了完成賽事,選手必須對自己的生活作出嚴格的安排和調整,必須高度自律,高效工作,才得以成就這場賽事。
我做了一個簡單的估算:一天24小時,八小時用睡眠,八小時用于工作,還有行路飲食等生活日常的零雜事條,真正可用的時間便所乘無多了。隨即我擬下一個計劃,若要達成比賽,每周用于三項運動的綜合時間不能低于12小時。依照這個計劃安排,半年來我極少有飲食的放縱。嚴格遵守了健康的生活秩序,這是鐵人基礎,也是內在的律法,只有這樣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體能去支撐賽事。加上生活的高效的節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擁有定量的時間去投入到這項簡單而又復雜的運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