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與作者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是一本關于學習“學習方法”本身的書,作者分享了如何通過掌握高級學習方法來提升學習效率和自我認知水平,從而在這個信息爆炸知識碎片化的時代,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人。
作者成甲,主業景觀設計咨詢的創業者,副業運營知識管理公眾號,得到app《成甲說書》的主理人,被羅輯思維評為“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在學習“學習”這條路上探索了6年,享受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給別人帶來啟發的成就感。
主要內容
完整內容還是推薦買本原書來看,拆書思路見仁見智,僅供參考。
1. 為什么需要臨界知識
- 在海量信息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拼的是認知優勢,而通過認知深度構建認知優勢的時代正在慢慢來臨;
- 深度認知能推導出更具普遍意義和應用價值的結論,這些結論即臨界知識;
- 臨界知識,即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掌握臨界知識,便能極大提升學習效率,強化認知優勢。
案例:90后營銷達人李叫獸,10w+深刻干貨文章的本質居然只是在印證一個你知道的道理。為什么你意識不到?
2. 掌握臨界知識的基本功
- 基本意識:跳出低效勤奮、綠燈思維、死磕基礎概念與知識阻塞;
- 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反思、以教為學、刻意練習;
- 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如實記錄、定期回顧與付費購買;
3. 臨界知識的發現與應用:
- 升級打怪+三刷,書中原話叫“借助外部資源”與“刻意練習”,就是把臨界知識當成一項技能來反復操練,不但要找各種素材還要抓住問題本質和鎖定范圍,單點突破,大量持續地訓練。
- 預測問題,當我們通過臨界知識構建底層認知后,將提升看待事物的預判能力,這種能力將幫助我們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 能力圈,用臨界知識構建自己的能力圈,在能力圈內做出的重要決策,才擁有更高的勝率。
4. 有哪些核心的臨界知識
構建自己的臨界知識體系之前,先掌握一些重要的通用型臨界知識,事半功倍。作者分享了七個,分別為:復利效應、概率論、黃金思維圈、進化論、系統思考、二八法則、安全空間。
比如:復利效應是這樣被通用起來的:
- 復利的數學公式是:$F=P(1+i)^n$
- 影響復利效應的關鍵變量是:利率和執行次數;
- 復利的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
- 用復利的思路思考生活,從投資、人脈、學習、營銷等等,背后都是復利模型,影響核心變量就是我們該發力的點。
此外,我們還要學會把各種臨界知識綜合起來運用,可發揮協同效應,威力大增。
金句
- 當我們掌握底層規律并以此分析問題時,即使是一個新手,也能瞬間超越眾多按部就班工作很久的“職業”專家。
- 專業不是指學校劃分的專業,而是指能夠打完整戰役、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領域里,你要跨學科地思考、解決問題、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 只有真正知道我們擁有的知識的局限性所在,我們才配擁有這個知識。
-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長懂得的知識組成的,而且在這個領域里,你要比90%的人做得都好。
- 深度的認知和學習,永遠要耐得住寂寞,下得去苦功夫。沒有刻意學習的痛苦,就沒有一針見血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