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卦畫和標題:
本卦的卦名艮,是行動停止、終止的意思。從卦畫上可以看到,本卦上下卦都為艮,艮為山,上下卦都是一陽在二陰的上方,陽已上升到頂點,只能停止下來,面對層巒疊嶂的山峰,受阻停止。
艮卦和之前的震卦互為綜卦,卦形上下相反,震為動艮為靜,二者相互為用。艮卦也是易經八純卦之一,而且是很特殊的一個,八純卦中雷、風、水、火、澤都是兩個基本卦相互交應,惟獨艮卦的兩山對峙,不可能有交互往來,有抑止、受阻的含義!
接著看正文和卦辭:
原文: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簡單翻譯下:艮卦,背對著事物,就看不見具體情況,自然靜止。在別人的庭院中行走,沒有見到人。沒有災禍。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簡單翻譯下:彖辭說:艮,就是靜止如山的意思。該停止的時候便停止,該行動時就行動,行動與靜止不失時機,前途自然光明。背對著事物,就看不見具體情況,自然靜止,這樣止的地方是適當的。艮卦上下卦的對應爻相互敵對,不能相互呼應。所以不能獲得其身。在別人的庭院中行走,沒有見到人,自然沒有災禍。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簡單翻譯下:象辭說艮為山,兩山相重,就是艮卦的卦象。君子效法此卦精神,在恰當出靜止下來,思考不超出本分的東西。
最后是具體的六爻: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簡單翻譯下:腳趾靜下來休息,沒有災難,有利于長期堅持正道。象辭說“腳趾靜下來休息”,遠離不義,就不會失去正道。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簡單翻譯下:抑制小腿,不能跟隨著別人行動,心里不愉快。象辭說“不能跟隨著別人行”,九三陽爻沒有聽他的勸說而停止行動,心里不愉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簡單翻譯下:抑止住腰部,拉傷了背脊,危險如同烈火一樣燒心。象辭說“抑止住腰部”,拉傷了背脊,所以危險如同烈火一樣燒心。
六4:艮其身,無咎。《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簡單翻譯下:止住上身,沒有災禍。象辭說“止住上身”,就能停止住全身,不做出錯誤行為。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簡單翻譯下:止住牙齒,講話有次序,沒有悔恨。象辭說“止住牙齒”,講話就有分寸,就像居上卦中位的六五爻一樣中正。
上九: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簡單翻譯下:敦厚而靜止,吉祥。象辭說“敦厚靜止的吉祥”,是因為人質樸忠厚,而得善終。
【心得體會】
艮卦的內外都是艮,卦辭里的“兼山”,就是說兩座山比肩而立卻永遠不會走到一起,有明確、穩定、堅實的特質,引申為懂得停止和抑制欲望的道理,蘊含著一種靜心修行、了無掛礙的至高境界。
具體六爻表現為:初爻停止行動;二爻應止則止;三爻停止不當;四爻適可而止;五爻謹言慎行;上爻止于至善。從全局出發見機而行,動靜結合,力爭恰到好處,適可而止!
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艮卦也給出了具體方法,首先就是自我控制,從內心抑制自己不良的欲望;其次做事要善始善終,該做的事做,不該做的不做;同時還要注意說話要言之有序,把握言行要“思不出其位”!
真正的智者,深諳進退之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從不隨波逐流,也不俯仰于世俗;始終保持冷靜清醒,堅守正道;當動則動,當靜則靜,動靜不失時機,鑄造高尚的人生境界后,怡然自得,享受人生!
【現實意義】
東坡居士曾說:“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表面上是蘇軾以行止的道理,講述自己的創作經驗和文章哲理,實際上實在喻示做人的處世道理,這其中的智慧正是來源《周易》的艮卦!
艮卦闡述的行止、靜修的道理,在思想層面上影響深遠,既是傳統儒家追求的君子自我約束,修己正身的安身立命之道;又充滿了道家老莊的清凈自然和無為思想;同時還蘊含著佛家戒定慧、消除貪、嗔、癡、慢、疑的禪理。
這里解釋下不好理解的佛家戒定慧三學:艮卦里“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就是硬性界定行止的規范,類似禪理中的持戒;個體行為的清凈莊嚴會內生出善的力量,此時心就能夠安定,是為“動靜不失其時”,類似禪理中的心定;艮卦里“其道光明”,也就是心定后自然的智慧生發,類似禪理中的生慧。
一個艮卦就把中國社會主流的儒、道、佛三家思想融會貫通,所以說易經的思想是中國圣賢哲學的起源,是中國思想界的智慧寶庫,值得現代學者認真研究、細細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