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33章告訴我們:戰勝別人只能說明自己能力、力量很高,但只有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才能不斷地前進、超越。而戰勝自己就要同自己的弱點、缺陷、惰性做斗爭,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自制力、毅力、恒心,真正的強者就是要敢于面對,并戰勝自己的偏執和欲望。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翻譯】:能夠了解、認識別人的是智慧的,能夠了解、認識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夠克服自身弱點的人才是剛強的。知道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氣的。始終不離根基的人就能夠長久,肉體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長壽的。
本章講個人修養與自我設計的問題。老子從道的立場上闡釋了智、明、有力、強、富、有志、久、壽的概念,主張人們要豐富自己精神生活。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戰勝別人只能說明自己能力、力量很高,但只有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才能不斷地前進、超越。戰勝自己就要同自己的弱點、缺陷、惰性做斗爭,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自制力、毅力、恒心,真正的強者就要敢于面對,并戰勝自己的偏執和欲望。
由此可見,老子所說的順道、隨性并不是放縱自己的欲望,老子的思想也不是消極的,而是充滿著正能量,他要人們在認識自己、戰勝自己中不斷前進。
面對困難,我們該怎么辦?
“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就是面對困難時的態度,積極地面對。人生的各種境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如果遇到困難,我們欣然接受并從積極的角度思考它的意義,受苦就可以成為一件令人快樂和幸福的事情。
成功就是:堅持+全力以赴。稻盛和夫老先生也說過,成功就是要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因此,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一做到底,而不是半途而廢,并且要全力以赴地堅持到底。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不斷進步的人呢?
一是我們每天都要學會去感受,去思考,去反省。因為反省是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們找出我們的不足,反省可以鼓舞我們不斷前進,古往今來,成功總伴隨著反省而誕生。
二是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戰勝自己的不足。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我們能準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揚長避短,才能駕馭自己的人生,才能取得成功。
(來自公眾微信號“小渡渡講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