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本《斷舍離》是以前買了送給老婆的,原以為是一本以物品為切入點講述欲望和修行的書,最近一讀有點失望,無論是排版還是立意,像是某某主義的推銷手冊,形式大于實質。作者自稱“雜物管理咨詢師”,本意該是針對具體的物品管理,而上升到心理咨詢宣稱能改變人生可能也是商業原因吧。話雖如此,邊讀邊想還是有一些收獲的。
? ? ? “斷、舍、離”三個字很妙,可是道為本,術為用,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把原本應該是結果的行為,描述成可以帶來改變的方法。如果希望“像孩子們的笑容一樣純真”,我們應該修煉自己讓內心純真,笑容自然就真了,千萬別通過模仿孩子的笑容,以期許我們的心慢慢的變得坦然?!叭訓|西”不會改變人生,關鍵要搞清楚“為什么要扔東西”。
? ? ? 所以“斷、舍、離”的前提是理清我們和物質的關系,主動去選擇物質,而不是被物質綁架?!恫珦艟銟凡俊分械哪蔷渑_詞很好的描述了這種關系:“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坦然面對自己:想要擁有什么?最終的理想狀態應該斷的是欲望,舍的是自己,離的是執念。
? ?另外還想到了一些,比如對于美好的事物,我們的本能欲望就是擁有她,從而得到快樂??墒强鞓肥遣皇且搽S著三種境界分層次逐步遞增的:第一層次,擁有她;第二層次,欣賞她;第三層次,創造她。如果能創造美影響美,又何必去擁有?
? ?具體到本書,不建議細讀,快速翻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