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后,因為擔心新轉入我班的孩子們會有不適應,另外也想通過聊天給孩子分析成績,給孩子講一些學習方法之類的東西。可是說到對于理科的認識時,孩子突然間說出了前兩天自己想理轉文的念頭,并且這個念頭很強烈。因為這個孩子在填志愿的時候就猶豫,本來填的就是文科,最后一刻改了理科。后來就來了我的班,莫非這就是緣分?!
之后我把他單獨的叫到走廊里,走廊里的風颼颼的,涼快的腳都快僵了,渾身哆嗦。我想著辦公室里有空調,相比來說外面可能更讓人清醒,思考和理解問題更容易些。于是半個小時就………
一開始孩子比較猶豫,孩子說喜歡歷史,想學文科。。我先給孩子來個下馬威,我說你今后想從事歷史相關專業嗎?孩子說不想,我說那你就把你最喜歡文科的理由寫出來,十條,然后挑出你最重視的三天,同時寫出你最不想學理科的十條理由,也同樣選出三條最討厭的理由。孩子想了想,好像就很單純的理由,不想計算,喜歡歷史。
之后我給孩子分析了以下幾個方面:
1、我問孩子你為什么學習?孩子愣住了,沒想到一開學我問他們的問題今天這個場合我又問他一次。其實現在的孩子們夢想缺失動力不足,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所謂的“空心病”。我說,你父母對你學文學理也沒有過多的干預,更沒有對你的成績有什么具體的要求,那你還為什么學習?我說其實我們高中的學習最重要的時習得適合自己的學習能力,獨立的思維習慣,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端正的對待自己自己責任的那份態度。如果從這個層面去考慮的話,學文學理又有何區別呢?如果你不刻意的去培養自己這些方面。學文學理你都會很失敗的。
2、接著我說:其實我就在去年我才發現我的前二十年白活了,因為我幾乎不讀書,不學習,不長進,也就是從去年開始越讀書越覺得自己想學的還很多,就越想學。我到現在連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都不知道,如何記適合我自己的讀書筆記,如何將自己常規的事務流程化,如何去做到真正的斷舍離,如何去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如何跟不同的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拒絕別人,這些我都不會,也都是我需要通過讀書學來的。這半年我給你們講過的時間管理理念,如何快速高效的記聽課筆記,如何專注,思考力,極點,這些東西都是我一邊讀書一邊理解,一邊嘗試,一邊跟您們講的。這些你都真正體會到了嗎?人需要多讀書
4、人需要不斷的嘗試各種領域,且每個領域都做得很成功;李娜和學習之道作者喬希維茨金。你可以學理科,但是對于你熱愛的歷史,你完全可以把它作為自己的愛好去學,去做。在有《明朝那些事兒》作者也是個理科男。
也許這個孩子的問題是個個案,但我相信更多的人都有這樣的情況,學文科之后發現文科枯燥、難背,學過理科之后發現理科需要動腦子,需要大量做題。其實孩子學習的根本問題找到,有針對性的學習才能成才。
愚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