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點自己這段時間的感受吧。初始水湄在豆瓣,來小白訓練營也是因為她的廣告文,9塊錢的21天訓練營至今,收獲當然遠不止9塊,可謂物超所值。畢業(yè)6年,相比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已然翻了三倍,有時不免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還是能夠靠自己改變?nèi)松壽E的。六年,也經(jīng)歷過迷茫、困頓、自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里的日子,好在困境使人成長,使人反思,使人改變。
這些年,覺得人生最不可獲取的有幾樣能力品質(zhì)和習慣,也想和大家分享。
一是上進心。我很少會和別人談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因為實在沒什么值得拿出來講的,畢業(yè)后第一份工作遇到了很多985、211的畢業(yè)生,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那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和這群人之間的差距,“自慚形穢”這個詞在某一段時間里一直圍繞在我身邊。漸漸相處的多了自然就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發(fā)現(xiàn)我與別人的差距,感謝“上進心”讓我有動力,一路奔跑和追趕,現(xiàn)在我覺得重點大學的很多畢業(yè)生根本比不上我。
二是反省能力,六年里也經(jīng)歷過一些讓自己痛苦的事情,不斷的自省讓我開始有意識的改變,這種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跟理財一樣,千萬別以為會一夜暴富。其實,人生很多道理都是想通的,這就是哲學,我們不需要折騰來折騰去的找什么捷徑,遵循規(guī)律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走就好。
三是自學能力,拿這次理財課前閱讀的讀書筆記來說吧,不敢說自己的讀書筆記寫得最好,但是至少是被“重點推薦”了一下。這里我想表達的其實是當我們沒有專業(yè)老師指導的時候,自學能力真的非常重要,如何閱讀完一本書籍之后,迅速抓住中心點,并梳理出可用信息加以記憶和輸出,閱讀是這樣,學習一門全新的技能也是如此。拿小白訓練營的課程來舉例,課程進度就我自己而言是有些慢的,但是好在按部就班都有規(guī)律可循,建立正確理財觀念,在思想上重視;科普市面上常見的投資產(chǎn)品,廓清基礎概念;重點講解保險、股票、基金,引發(fā)學員學習興趣,然后就安利下面的初級課程了,一個對知識有渴望的人,其實在課程一半的時候,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學點“干貨”了。有些專業(yè)知識比起看書,專業(yè)老師的教授會更加省時省力,但是自學能力不能丟。
四是記錄的習慣。在《30歲錢的每一天》的讀后感中我其實已經(jīng)分享過一部分了,另外我還有幾本讀書筆記、隨想筆記等等,這里不展開了。就說說記錄帶給我的好處吧。正如理財就是理生活一樣,記錄就是可以幫助你梳理自己學習、生活以及財務狀況的有效工具。他帶給什么好處呢,第一,反饋。很多人整天覺得很忙、很累,但是回顧一下自己一天,卻想不起來自己做了些什么,這時候記錄就是很好的反饋工具,你的無所事事或者高效緊湊都會很好的反映在記錄中;第二,調(diào)整。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第二步就是做出改變。比如工作效率不高,一看記錄原來是手機玩多了,那就在第二天工作的時候把手機放一邊,留出一整段完整的時候來工作或?qū)W習,提高效率。第三,記憶。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是不是常常會有這種感覺“這一個月我到底干了些什么啊,怎么就月底了呢?”、“這一年感覺好辛苦啊,我每天都在忙什么呢?”很多人,大概一時半會兒還回憶不起來呢,這時候就打開你的手賬看看吧。記賬亦是如此。很多知識都可以類比,都是相通的。
五是不要違背自己的原則。可以解釋為不要違背自己給自己定下規(guī)矩。比如,今天我給自己制定了五項任務,完成任務五、做小白訓練營全部課程梳理、學習初級第二課,完成一個工作PPT,開始看財報書籍(任務還挺多),這些事兒我都必須在今晚睡前完成,這是自己給自己制定原則。一個人,如果總是違背自己給自己定的原則,那原則還有什么用呢?
最后談談訓練營帶給了我什么吧。昨天聽班班分享自己的理財經(jīng)驗,其實挺羨慕她的。雖然之前過得混沌,但是一畢業(yè)就學到了這樣的課程,人生其實少走了許多彎路。財富積累更是不用說了,這些理財?shù)囊庾R,很多五六十歲的人都沒有。之于我自己而言,訓練營帶來什么呢?
一是系統(tǒng)的理財知識。我還算比較有理財意識,但是非常欠缺理財知識,這次算是補回來了。
二是正確的理財觀念。諸如推遲滿足,分清自己的消費是必要、需要、想要等,這些習慣其實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我一直強調(diào)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書讀得多了,也會發(fā)現(xiàn)好多作者其實都在表達一個意思。但是諸如資產(chǎn)配置、現(xiàn)存后花、給自己買保險等等觀念,都是在這次訓練營里學到的,受益匪淺。
三是提高有效輸出。進入小白群后一個很大的感觸就是大家都很積極,當然也是長投的課程設置的好,班級制、積分制等等,非常激發(fā)學員的熱情。但是后來我看了很多分享整理、筆記輸出等等,發(fā)現(xiàn)很多人只是單純的復制黏貼,當然在這里說并不是否定什么,而是我們覺得,積分制也好、班級制也罷,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知識內(nèi)化,而不是為了積分排名而做一些簡單機械的整理。如果聽完分享、聽完大課,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知識點,而不是單純的復制黏貼,這樣學習的效果應該會更好。所以放在我自己身上,說我懶也好,別的什么也好,我很少做這種筆記整理工作,當然很感謝那些做了筆記的小伙伴,免去了大家爬樓的辛苦。我會更加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整理,將碎片化信息整合,筆記輸出亦是如此。
最后還有一句話想和大家分享:當你認為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時,你就會非常害怕浪費時間。
25期2班6組12號 葉籽貓畢業(y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