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從間歇性躊躇滿志的8月8日走到現在,快一個月了。
讓我和叉叉感到意外的是,快一個月了,每天日更,能夠走到現在確實也都超乎了我們的預期。
在此之前,我們合作過很多項目。談不上能做出什么大事,但就是每次都能一拍即合拍著胸脯說干,過后幾天就能都默默回歸喪喪的生活。
而這一次,我們都不知道萌叉叉到底還能走多久。
做著別人眼中無意義的事情,在業余中還要做著選題、碼字、排版,閱讀量還慘絕人寰。
是的,至少到現在,我們還沒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只不過,每個人,該有每個人合適的位置。
就像日劇《四重奏》 里說的,我認為沒必要所有人都擁有上進心。
Part 2
第一提琴手、第二提琴手、中提琴手和大提琴手在一次精心策劃的偶遇中,組成一個四重奏樂隊。
他們在路邊拉琴,四處找酒吧演奏和各種機會。
他們懷抱著對音樂的熱情和理想,又得在現實中告訴自己說,我們都成為不了靠自己喜歡的事情謀生的人。
所以他們去兼職,努力去謀生,轉身四人在同一屋檐下練琴。
直到他們接到一個很大型的演奏會,與鋼琴五重奏。主辦方要求他們穿各種奇裝異服,還編排各種舞蹈。
能否不穿這種阻礙演奏的衣服?
能再給我們一點時間練習嗎?
能不這么夸張地表演嗎?
讓觀眾好好欣賞音樂不好么?
主辦方說,觀眾就是喜歡看這種的。你以為他們真是來聽音樂的?
等到他們一步步妥協,臨開場的時候,鋼琴演奏遲到節目有變,主辦方讓他們上臺表演然后播原聲帶即可。是為假拉。
大提琴揉掉樂譜哭了起來。第一提琴手說,我們其實都是三流水平,為何不三流到底?
Part 3
當我和叉叉在頑強爬格子的時候,真想每日隨便復制粘貼個文字再格式刷一刷,就可以了事。
也許不用寫的那么辛苦,當有人說也許可以『洗稿』的時候。
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就像大提琴手一樣自恃清高,有著作家一般的志氣不肯接受任何的嗟來之食。
當我每天氣喘吁吁碼完很多字,累到快窒息仍沒有人看的時候,便漸漸明白,運營者于企業賬號的存在意義,不過是別人雇來的小兵,只為讓這個號不死而已。
你的活力,被澆筑在這個被埋藏得極深的地方,只為了某日有人造訪,能感嘆著:哦,它還有很長的過去。
你拉與不拉,觀眾其實并沒有在聽。
我寫與不寫,旁人其實并沒有在看。
可偏偏當事人,還要假裝很陶醉的樣子。
亦難怪主辦方在最后散場后,略為失望地來一句:心懷大志的三流,與四流無異。
當一個三流小編開始洗稿,便與四流無異。
淪為四流的編輯,仍找不到觀眾的喜好點,也許是最大的失敗。
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Part 4
如果真的不能靠喜歡的事情謀生的人,要趕緊做出抉擇。
也許真像劇中別府說的:一旦開始優先工作和兼職,就會因為換班之類,不得不放棄原本想做的事,這樣的人我見過不少,再這樣下去,將來真的會變成陷入夢想沼澤的現實人。
你可以很現實,最怕你午夜夢回時還抱著夢想。
是的,是時候該做出抉擇了。該作為社會人正經起來了。
認識到一個四流小編,只不過是一個碼字的工具,我為魚肉人為刀俎,任人宰割。
只不過會在某個洗完稿的悠閑午后,呷著茶,耳畔回響起曾有人給過的期許:我覺得你的文跟其他妖艷賤貨不一樣,我希望你繼續走,不要停。
所以,才有了萌叉叉。
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晚安。
文章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萌叉叉 ID:daym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