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按自己的想法生活,那么活著有什么意義?
總是各種聲音,后悔當初沒這個,沒那個。作為一個傾聽者,我原本應該給予一點同情,然則我對這種嘆息卻毫無憐憫之心,因為以前我也這么嘆息,但嘆息之余,我更多的不是后悔,而是憤怒,憤怒當初的懦弱,不敢去堅持。所以后來想明白了:如果,能做一件事的時候,不去做,不去堅持,非要等無法改變了又開始嘆息,那么,要這么美好的時機做什么?
初一就想報的舞蹈班,不敢跟家里商量,初三畢業了還沒個譜;高一就想報的藝術班,家里一句不同意,也就沒堅持;導致后來各種專業沒法報;暑假想去的暑假工,家里一句不放心,就“禁足”兩個月......種種,以前,我總跟朋友念叨“其實當年我想......要是我有點勇氣和家里商量就好了,其實那時我想......要是我堅持自己的想法就好了,其實......就好了”,以前沒多大感覺,而現在,我個人是很不喜歡聽見這種碎碎念的。
經歷會教會一個人怎樣去成長,只有當你因為膽怯失去一些不可挽回的機遇的時候,你才會明白那種無力回天的心痛,所以后來,我開始堅持自己的主見,然而堅持自己主見的我,開始慢慢變成大家口中的“不乖的孩子”,因為大家眼里的乖,不過是百依百順罷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各種顧慮,比如情感,人際,經濟,背景......正是這些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礙,恰恰阻礙了那份可以跨越的固執。為什么不敢做,為什么不敢跨出那一步?自尊心太強,還是自信心太弱?最厭惡一種人,明明是膽怯不敢為,卻理直氣壯的說天意不作美;最害怕一種人,明明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我喜歡安靜,因為我需要思考;我喜歡熱鬧,因為我需要學會適應;有時候我不得不安于現狀,因為有些事情我改變不了;但我更偏愛順從內心,因為我不喜歡任人擺布,聽命于人,我想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活成我想要的樣子,沒有為了任何人,只是為了自己心中那一抹執念。
明明自己心中有個理想的自己,為什么偏偏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明明每個人都各不相同,為什么都要活成一種樣子,活成一種聽順別人想法的樣子?
不喜歡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除非這里有我眷念的人或故事;向往外面的世界,所有新鮮的事物,我都感興趣,就像一匹野馬,對大草原的向往一樣,沒有邊際;而我那顆向往的心,我再也不想被任何東西所牽絆,如果我想真正活成自己,我相信真正的親情不會牽絆我,因為愛是支持;真正的友情不會牽絆我,因為同行者都志同道合;真正的愛情不會牽絆我,因為相似的人只適合嬉鬧,互補的人才適合到老。
青春,是一個什么概念,我們沒法解釋清楚,它不只是一場高考,不只是一場熱戀,它不只是一次創業,也不只是一次瘋狂。
每個心中有念想,并且腳步從未停下的人,他都擁有青春。但是如果,你正是活力滿滿,斗志昂揚,卻不敢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不敢按自己的想法去努力,那么,我可不可認為,你是一個沒有青春的人呢?
不是所有的朝花都可以夕拾,不是所有現在能做而不敢的事情,日后想做敢做的時候都還來得及。
三思而行,我不是教誰該如何去叛逆,因為我明白自己沒有任何權利去指教任何一個人的人生該怎么計劃,我只是希望,每一個心中有夢,行動有力的膽怯者,學會勇敢,學會做自己。
很多事情,當你跨出第一步,你就會發現,曾經那些你認為牽絆你的東西,其實都是虛擬,換個角度,那些都是支持,都是給你信心的源泉,年輕是什么,年輕就是敢做自己想做的事,任何一個人,只要他還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他還敢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他就永遠都不老。
年輕不是一種歲數,是一種心態;勇敢不是一個名詞,是一種行動;青春不是一段年紀,是一種信念。
愿你有夢敢追,愿你心中的想法澄澈可見,愿你的勇敢,不被膽怯所牽絆,愿你的努力都得以回報,越努力,就越幸運,愿你學會不拋棄,不放棄,愿你能活成那個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