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第一代國君非子因為祖傳的手藝善于養馬,得到當時周孝王的重視,將秦地(今甘肅天水一帶)賜給他作為封邑,并讓他接管嬴氏的祭祀,所以非子也稱為秦嬴。而秦地就成了以后大秦帝國的發源地。
這個時候的秦國只能算是周王室的附庸國,什么是附庸國呢?就是封地不超過五十里,附屬于周王室或其他諸侯國的小國。附庸國沒有自主權,不像諸侯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是獨立的。也就是說附庸國的爵位還要排在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后。
所有事業的起步都是最難的,況且秦國的祖先還有歷史污點。非子的五世祖就是惡來,那可是商紂王的寵臣,最后和紂王一條道走到黑,被周武王所殺。現在的周孝王沒有追究非子家族的過去,還很重用他,說明周孝王還是很重視技術人才的,只要你技術過硬,其他的都不過問,也說明學一門技術的重要性。有道是:一技在手,天下我有。
所以說秦國能有現在的基礎已經不錯了。非子用自己養馬的技術為家族掙來了家產,奠定了根基,以后大秦帝國的建立也算是有一個好的開始了,剩下的就是需要穩扎穩打。
就這樣過了三代到了秦仲這一代,周王室權力衰弱。現任周厲王昏庸無道,導致有些諸侯都不服從管理了。趁此機會西戎族也不服管理,反叛了周王朝,滅了犬丘(今甘肅禮縣)大駱的全族。
說起犬丘的大駱家族,其實和秦國屬于同宗。因為秦國開國國君非子的父親就叫大駱。非子在受封前其實一直住在犬丘。周孝王對非子的寵愛也沒得說,畢竟非子善于養馬,要知道馬在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絕不亞于現在的飛機、坦克。本來周孝王是想讓非子做大駱的繼承人的,但是大駱的夫人是申國的公主申侯的女兒,她的兒子成已經是繼承人了,也就是說周孝王“愛屋及烏”想更改大駱家的繼承人。
這個時候,申侯不愿意了出面向周孝王力陳利害關系,大概意思就是我們和西戎族關系很好,西戎族因為我們也歸附了周朝,所以西部邊境才能如此安定。有些威脅的意思,總之周孝王是聽明白了,改繼承人的事就此作罷。但是還是心有不甘,就賜封秦地給了非子。
現在犬丘大駱家族被滅,大駱就剩非子這一支了。此時是周宣王在位,他任用秦仲為大夫討伐西戎,結果秦仲不敵被殺。周宣王又召見秦仲的五個兒子,讓大兒子秦莊公帶著幾個兄弟和七千士兵繼續攻打西戎,這次西戎族被打敗了。周宣王很高興,將秦莊公他們祖先大駱以前的封地犬丘賞賜給了他們,并任命他們為西垂大夫。
秦莊公的長子世父,對自己的爺爺秦仲被西戎殺害一事一直耿耿于懷,于是就將繼承人的位置讓給了弟弟秦襄公,自己率兵繼續攻打西戎,還發誓如果不殺死戎王就絕不回家。秦襄公即位的第二年,西戎包圍了犬丘,世父進行反擊,反而被西戎俘虜,一年多之后才放還。由此可見,秦國現在的力量還是不夠強大,和這些游牧民族不能比,和中原諸侯們也不能比。
公元前771年,西周的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玩起了“狼來了”的游戲烽火戲諸侯,還隨便更換了繼承人(這周王怎么總喜歡更換繼承人,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這次更換又是申侯家的(申侯在想:怎么受傷的總是我?),申侯一生氣這次玩了個狠的,他聯合同屬西戎的犬戎一起把周朝給滅了,在驪山下殺死了周幽王。
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周平王是申侯的外孫,申侯的愿望是實現了,可惜他最后被犬戎所殺看不到了。犬戎還繼續對周王室進行著騷擾,于是周平王將都城從鎬京(今陜西西安)遷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陽),這就是歷史上東周的開始。
因為周幽王的任性,很多諸侯都不愿意管周王室的事了。此時的秦國正在事業的上升期,不能錯過一切可能成功的機會。就比方說,護送周平王東遷,秦國的當家人秦襄公就立馬當先的去做了。
這次付出得到的回報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周平王不但封秦襄公為諸侯,和山東諸國平起平坐,還賜給他岐山以西的所有土地。當然這岐山以西的土地現在還屬于空頭支票,因為現在被西戎所占。秦襄公必須自己攻打下來才是自己的。
和西戎交戰,對于秦國人來說已經習慣了。秦人的生存環境一直很惡劣,這也造就了秦人頑強的意志和堅毅的性格,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須足夠強大。所以對付西戎他們很擅長,周王室也就很放心的將西部防御交給了秦國(不放心也沒辦法,現在的周王室也只是名義上的老大而已。),于是秦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盡我所能地去發揮,最終成為西部的虎狼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