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央視著名青年導演鄭燕興在接受鳳凰新聞《鳳眼觀世界》專欄采訪時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 積極宣傳推介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是我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當我們《鳳眼觀世界》的采編人員問到鄭燕興導演關于書法傳承這一方面的問題時,鄭燕興導演饒有興趣的跟我們談到一位在天津的書法家摯友,名叫何貴承。鄭燕興導演說道:“當下,有一種書法文化傳承在津門,名為鼎藝齋”!
? ?“鼎藝齋”是怎樣的一處神秘場所?何貴承又是何許人也?能讓堂堂的央視著名導演鄭燕興說為書法文化的傳承地之一。讓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 ? 何貴承,筆名:貴誠。漢族,1977年10月11日出生,大學學歷,天津西青區人。受家庭影響,自幼習書,書法從柳公權楷書入手,遍臨歷代名碑法帖,23歲時拜津門書法家郭壽武先生為師,得以系統的學習書法及書法理論,其書作曾多次參加省.市.國家級專業書法展覽并獲獎。
并在全國、市、區報刊及文藝刊物上發表,祖國各地、加拿大、日本等地區,國家都有友人收藏其書作。1995年入選《世界美術書法家世紀末藝術成就大典》并榮獲“世紀末藝術成就獎”。現為天津市西青區青聯委員,西青文聯委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 ? 鄭燕興導演口中的“鼎藝齋”則是書法家何貴承開創的旨在培養書法文化血脈傳承之地。位于天津西青區中北大道溪悅園的“鼎藝齋”,布置雅致,墨香濃郁,同時這里也是北京臨社天津分社的所在地。
?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鄭燕興導演笑著說:“鼎藝齋”在津門這個藏龍臥虎之地,算不上什么“華山絕頂”,然而貴承兄熱情待人,技藝在身,心有慈悲,專利大眾,這樣的情懷,讓“鼎藝齋”平添了不少靈動之氣,這只是個人感覺,大家若是不信,盡可去津門一探究竟!
? ? ?當我們鳳凰新聞《鳳眼觀世界》專欄采訪臨近結束之際,鄭燕興導演說:我們國家現在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
?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尤其是我們的書法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物鏈接)央視著名青年導演鄭燕興
? ? ?鄭燕興,筆名鄭博覺,央視知名導演。2003年入職鳳凰衛視《魯豫有約》任導演,與師姐魯豫并肩戰斗一年有余,2004年入職中央電視臺。2005年制作的《此情我待》獲第七屆“中國殘疾人事業好新聞獎”電視類一等獎。 2008年制作的汶川特別節目《鏗鏘玫瑰》(專訪失去十一位親人的女民警蔣敏)獲公安部最佳影片獎。2011年制作三集《寶藏人間》之《皇陵大案》。同年深入邙山深處采訪制作《拆彈部隊》(上下)在《講述》播出。同年策劃制作中宣部特別節目“講述·文明中國”《盜·非道》《兄弟·裂變》《曠野·盟約》。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參與制作大型紀錄片《西路軍》。同年《軍營又響駝鈴聲》特別節目之《退伍老兵的神秘禮物》。鄭燕興導演在央視制作播出的紀錄片達上百部,成為央視導演隊伍中的佼佼者。2014年鄭燕興導演調任社會與法頻道任主編,審稿,審節目并參與臺里大型節目策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