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經歷了人生的幾個第一次,第一次在簡書寫出第一篇文章、第一次給首頁投稿被拒(投了四個專題,被拒三個)、第一次投稿被收錄(這個是重點)。《從這一刻開始,逼自己》就是我的處女作,寫完之后連著投了四個專題(對簡書投稿規則還沒深入了解),連著被拒三個之后,便不抱什么幻想了,剛寫一篇就想被編輯認可,真是異想天開。然而,奇跡來了,當再次點開簡書,竟然發現這樣一條消息,《成長勵志》通過你的投稿《從這一刻開始,逼自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感謝成長勵志專題主編給我的肯定和鼓勵!
今天是周六,本該享受周末休閑時光的日子,然而,每個周六我卻選擇了擠著二十分鐘地鐵到一所學校聽哲學課程。為什么,因為渴望成長,渴望學習。聽老師講一天的課,究竟學習到多少?有多少內容能入腦入心?自己都很迷茫。有人說,當你讀完一本書,怎么證明你學到多少呢,那么就看你能夠復述多少,也就是能不能說出來。我覺得如果能夠通過寫作把這些學到的東西進行歸納,總結,效果將會更好。因為,寫作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把思考的結論變成文字表現出來,把無形的東西轉化為有形的東西更讓人心安。
今天的課堂,我得到了很多收獲,倒不是獲取了很多新知識,而是通過大家的發言,我認識到自己跟別人還有很大的差距,原來自己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或現象,別人卻能發表很有深度和內涵的意見。這個收獲蠻大的,又再次告訴自己,以后要多讀書,多寫作,多思考。
以前,每天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感觸,總想寫下來,工具無非是qq空間,記事本之類的,總是少點感覺,慢慢的一些好的閃光點便淹沒在瑣事中了。可是,來到簡書就是想寫,一寫就不想停,好像要把多年來的想法一股腦全寫出來。有個感覺,簡書將會見證我的成長,這里會成為我最溫暖的心靈之家。
不必苦惱沒有東西可寫,通過觀察,讀書,思考,都能發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很多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都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見怪不怪,當然沒什么可寫。我決定,對一些即便很常見的問題現象,通過多角度深入思考,然后上升到理性認識,轉換成文字在簡書上記錄下來。將來,回顧這些文字,見證自己的成長進步,會是一件幸福的事。
感謝簡書,終于使我找到一個心靈棲息之所,在這里安放歲月的痕跡。
2017年11月4日,我的第二篇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