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29期“簡”專題活動。
今天一早,兒子就問我:理財什么時候開始比較好?
“當然是越早越好啊。二十多歲開始理財,就像爬一個小山坡,三四十歲開始理財,就像爬一座高山,等到五六十歲開始理財,就像爬珠穆朗瑪峰。”
他說:我的網友剛工作兩個月,他的錢都存銀行,他想去買黃金,生病的時候可以用。
“銀行一年定期收益才1%多點,收益太低了。我定投的黃金,收益都達到18%了。”
“到哪里理財呢?”
“我通常是在某球。你讓他下一個。我分享幾個大v給他。”
“我的錢除了買點東西,游戲里面充點值。又看不到多少,就是感覺在慢慢變少了。怎么理財呢?要學理財,得要花好多時間啊!”
“哦。你網友怕生病,可以去買意外險和醫療險。理財可以先學一點點,看看大v的一些文章,挑一兩只定投。再邊學邊調整。你也可以做定投啊。”
最開始接觸理財,是在2006年。當時我換了工作,進了一個新的公司。我發現新公司的很多同事,都在買股票,買基金。
我有空時會向他們請教,了解到了基金的投資平臺,開始去做小小的嘗試。
雖然開始行動了,只是當時還不知道要好好學習理財。
此后的好多年,雖然我也在做基金定投,卻因為認知有限,每次定投的金額積累到了某個時候,著急把基金賣了,拿去還債。
因此,錯過了很多本可以賺錢的好機會。
做投資有些年了,卻沒拿到多少結果,我有些沮喪。
《財務自由之路》里說:你的思維方式鑄就了你今天的樣子,這樣的思維方式卻并不能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
我之前的思維方式鑄就了我當時的樣子,可我不想繼續成為當時的樣子,于是,在2017年底,參加了一個線上理財課,學習了基金、股票、保險、資產配置的課程,我對于理財的視野一下子被打開了。
后來參加線上讀書寫作活動,閱讀了理財書籍,且讀得越多,興趣越大,踐行得也就更好了,也拿到了一些理財收入。
期間讀過很多理財書籍,有《鄰家的百萬富翁》、《小狗錢錢》、《長贏投資》、《聰明投資者》、《財務自由之路》、《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怎樣選擇成長股》、《股票作手回憶錄》、《雪球基金第一課》、《最富足的投資》、《像投資專家一樣思考》、《資產配置攻略》等等。
每一本書,都是一位老師,都可以消除我的一個盲點。所以我在閱讀寫作的路上,樂此不疲,一路向前。
我也曾有過對于健康的擔憂,所以我不斷地了解保險知識,不斷地給自己和家人配置各種保險,以確保作為“永遠的慈善”的保險,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
在投資平臺看了很多大v的文章,他們都是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實操,邊學邊做調整,才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績。
李笑來說,人至踐則無敵。在理財領域,我也想成為一個踐行達人。
親愛的,如果,你也像曾經的我一樣,正在為生活發愁,為孩子為房貸焦慮,那么,去學習理財吧;理財,從簡單開始就好。
《財務自由之路》說,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我們可以塑造未來。
愿你,愿我,愿我們大家,都可以塑造一個自在、豐盛、喜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