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手背上還能看出淤青的痕跡。想到前幾天兒子發脾氣的情形,依然充滿感慨。不知道你們作為家長,有沒有被孩子欺負過——踢你、打你、咬你或者掐你?有的話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故事,當爹媽不容易,握個爪先。
一、歲月靜好中小野獸突然爆發
? ? 前幾天,我正在電腦上處理工作,兒子回家了。他剛學完畫畫心情很好,我倆打了招呼,他說想借我手機跟著小紅書學折紙,我說好啊,就幫他打開手機,搜索折紙,然后他就回自己房間折紙去了。心里很輕松,覺得兒子真自覺,能自己玩,不打擾我工作,這種母慈子孝、歲月靜好的時光真好。
? ? 才享受了一小會兒靜謐的時光,突然,聽見兒子房間傳來他的喊叫聲和摔東西的聲音,我過去一看,他正在大發脾氣,手里拿著半成品的折紙,帶著哭腔喊道“這是怎么做的呀?!”“怎么都做不好!”使勁兒把鉛筆往地上摔,把桌子上的東西胡亂往前推。
? ? 我試圖同感他,“是折紙遇到困難了嗎?你覺得很生氣很煩躁?”好嘛,他更生氣了,又拿起筆往地上摔!說實話我也有些生氣,“扔東西能解決問題嗎?!”剛說了一句,我意識到這么說下去就成說教了,而他現在這樣一種小野獸的狀態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 ? 怎么辦呢?得想辦法讓他先把大腦蓋子合起來。
二、狂風暴雨中的較量
? ? 我意識到孩子現在就像個暴怒的小獅子一樣,是大腦蓋子打開了,很難用理性控制自己的言行。所以,這時候還不是講道理的時機,得想辦法讓他冷靜下來。
? ? 我問他,“你現在很生氣,要不先休息一會兒,你覺得做點兒什么可以讓自己感覺好起來呢?”他聽了這句話似乎有點心動,像個沒頭蒼蠅似的出去客廳轉了一圈,然后計上心頭。我看到他拉開冰箱拿出了迷你冰激凌,還帶著怒氣示威似地抬頭看了我一眼,其實是在看我會作何反應,我有點兒無奈地笑著默許了。
? ? 他撕開包裝紙吃的時候,我過來提醒他,“你還在咳嗽,小口吃,再喝點熱水”,然后給他倒了一杯溫熱的水。他跟沒聽見似的,大口咬著吃,也不接我遞過來的溫水。“這樣不行,腸胃會感冒的!”他依然大口咬下去,我覺得這樣可不行,就用手拿住冰激凌制止他,還在憤怒中的他居然想打我,我說“不可以打媽媽!”,他居然就在我手背上使勁兒掐了一下,把冰激凌奪走了。疼死我了,“你居然敢掐我?!疼死了!你怎么能這樣對媽媽呢?!!@¥&*#%……”被激怒的我,又生氣又傷心,開始朝他一頓吼。
? ? 親愛的們,當孩子用這種方式對待你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吼他,掐回去,至少打一頓屁股,對不對?讓他知道絕對不能這樣對媽媽,還反了你了??!我也是如此。就在我極度憤怒想掐回去的時候,腦海中閃回了那個令我不寒而栗的眼神,那個眼神提醒了我,不能簡單粗暴地打回去。
? ? 那時兒子坐在床上直直地瞪著我,眼神中充滿了冷漠、叛逆、決絕,那是一次跟孩子較上勁兒后我們兩個互不相讓時,他眼睛里傳遞出的信息——“我恨你??!你別想制服我!我就是要這樣!!”,他瞪著我時就像一個帶有莫大仇恨的陌生人一樣,與平時懂事、貼心、有愛的小暖男完全是兩個人。
? ? 看到那個眼神我心里真的非??謶?、驚詫,那是作為父母最為無力的時刻,青春期孩子才有的那種叛逆決裂怎么這時候就到來了?在那樣劍拔弩張的時刻,我成了他眼中的仇人而不是親人。那個眼神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提醒我,親子之間的聯結是需要維系的,不是理所當然就會一直在的,千萬不要走到讓孩子仇視的這一步。
? ? 所以當下這個時刻,我雖然也極為憤怒,但想到那個眼神,我還是讓自己殘留的理性說服自己,別掐回去,掐回去更麻煩更糟糕,要想辦法,一定能控制住局面的!我讓自己深呼吸,平靜一下,心想著“親生的、親生的,他只是這會兒失去理智了,我不能跟他一樣”。
? ? 然后,我相對平靜地問他:“你為什么掐我呢?你看看都給我掐紫了,特別疼,我只是在提醒你”
? ? 兒子帶著憤怒的余波和哭腔說,“誰叫你不讓我吃的?!”
? ? 我耐心地解釋,“你還在咳嗽,不能這樣大口地吃冰激凌,不然會咳嗽加重的?!?/p>
? ? 兒子有點兒理虧,“因為你越說我越煩!”
? ? 我也情緒緩和下來了,“你可以吃,但要小口吃,暖化了再咽下去,然后喝點兒熱水?!?/p>
? ? 這次他聽進去了,也喝了我遞過來的熱水。
? ? 然后他進屋坐到電腦前,我知道他想玩會兒游戲,心想這樣也好,能讓他感覺好起來。所以在旁邊陪著他,沒制止他,也沒像平時一樣先跟他約定比如玩十分鐘,若是這樣說的話肯定又會很煩。
? ? 在旁邊陪著他時,允許他吃冰激凌,但得是小口,同時喝熱水。
? ? 他在玩益智游戲,怎么讓小貓不被雨淋到,試了多次都沒成功,我跟他一起出主意嘗試新辦法,最后他終于操作成功了,我倆都很高興。趁機,我說“就先玩到這兒吧!”他也乖乖地同意了。
三、重整旗鼓,收拾舊河山
? ? 此時,我倆的情緒都平靜下來了,兩個人之間也沒有那種劍拔弩張的氛圍,能感受到內心的聯結又回來了。
? ? “好了,咱們繼續完成折紙吧!先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來。”
? ? 大腦蓋子合起來的兒子,此時也能聽進去了,乖乖地把地上的東西撿了起來。
? ? “剛才你是在哪一步遇到困難了?可以跟媽媽說說,咱倆可以一起想辦法?!?/p>
? ? 他就拿起來桌上的紙,解釋剛才是怎么遇到困難,怎么就是搞不定的。然后我倆一起對著手機上的教程,仔細研究,該怎么折。此處略去一千字,終于搞定了問題,我倆都用紙巾折出了兔子耳朵,他在兔子臉上畫出眼睛、嘴巴等,看到成品,他覺得很有成就感,跑出去跟爺爺奶奶演示。
? ? 然后,他很有興致,還想繼續折,又看到一個把多個小折紙連到一起的,翻過來翻過去都會變換花樣像魔術一樣,他建議再做一個,我也很配合,于是我們兩個人又合作,一起折起來,最后做得很成功。他還要求跟兩個作品拍照留念,我倆都很開心。
? ? 此時,該吃飯了,于是先吃飯,但我心里清楚,這事兒并沒有完,還有很重要的功課要做呢。
四、小野獸再次爆發時,可以怎么辦?
? ? 吃完飯后,我帶著兒子回到他的房間,再次欣賞把玩我們做的兩個作品,閑談休息了一會兒。
? ? 然后,我跟兒子說,“Harry,你看,你把媽媽的手背都掐紫了,我不僅很疼,而且很生氣很傷心,我希望你跟我道歉。”兒子低著頭,眼睛都不看我地說,“對不起”。
? ? 我覺得有必要教給孩子怎么道歉,就跟他說,“我希望你能真誠地道歉,你可以說,‘媽媽,對不起,我不該掐你,把你的手都掐疼了,以后我不會這樣做了’。”
? ? 他笑著說,“媽媽,對不起,我不該掐你,把我的手都掐疼了”?;蛟S他覺得這樣說好玩、不尷尬。
? ? 我知道說對不起對兒子來說不容易,他其實有點倔,之前讓他道歉也很費勁兒,但這是他必須學會的一課。于是我耐心地跟他解釋,“你掐疼了我,對我來說是一種傷害,如果你能真誠地道歉,會讓我感覺好受一些。道歉的時候,請你看著我的眼睛跟我說?!?/b>
? ? 兒子又試著說了一遍。其實,這個道歉的過程反復了好幾遍,雖然未能完全達到真誠道歉的標準,但我想兒子的歉意我收到了,他也從中學到了該如何向別人說對不起,這一關就暫且放過他吧。
? ? 接下來,我跟兒子說,咱們來做個憤怒的選擇輪吧。
? ? 我問兒子,“當你折紙遇到困難時,你覺得很生氣,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兒子說想扔東西,想把紙都撕了。我說,那個時候就是你大腦蓋子打開的時候,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你覺得做些什么可以讓自己感覺好一些,讓大腦蓋子合起來呢?咱們來頭腦風暴一下吧。于是我們一起討論,他生氣的時候,可以做些什么?以他為主來說,我們一起討論完善,他邊在紙上畫出來,有扔抱枕、玩電腦游戲、看書、吃冰激凌(同時配上一杯熱水),我提議聽音樂或者聽笑話,他都否定了,覺得那時候越聽越煩。他主動提到可以跟大人求助,于是畫了兩個人在說話。
? ? 然后,我們用硬紙裁出一個圓形,將頭腦風暴的這個五個選項畫在圓盤上,他又想辦法用彩泥做了個指針,這樣下次再遇到憤怒爆發時,他就可以過來轉一下選擇輪,選擇其中一項讓自己感覺好起來了。
? ? 整個事情到此才算是告一段落,我倆又恢復了“母慈子孝”的聯結,心與心又變為互通、有愛的狀態。
五、老母親的感悟與反思
? ? 哎,當媽不容易啊,簡要地寫出來都要這么久,當時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更加考驗耐心。
? ? 雖然過去好幾天了,我手背上還能看到一厘米左右的淤青,心里也是覺得蠻委屈的,但能怎么著?回到兩列清單(即:當前面臨的育人挑戰,將來希望孩子具備怎樣的人格和技能),如果我用掐回去打一頓的方式處理,倒是出了一口惡氣,但兒子也將學會以暴制暴、用武力解決問題;但重要的是,我希望他能學會與人相處的社會技能,比如:被傷害了如何堅定地要求對方道歉,傷害了別人如何彌補,當自己非常憤怒的時候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如何在情緒平復后回到解決問題上來等等。所以,重點不是為過去的事情懲罰孩子,而是面向未來,教會孩子他適應社會需要學習的情感技能。
? ? 想到孩子在折紙遇到挫折時就大發脾氣的樣子,我覺得也很值得反思,平時在遇到挫折時他也經常會帶著哭腔怨天尤人,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敗情緒,在這方面他還有很多要學習成長的地方,我也需要有意識地思考琢磨,怎么引導他學會有效地應對挫敗。
? ? 低頭看著手上的淤青痕跡,希望孩子能夠從這件事中有所學習成長,那我這次被掐也值了,老母親默默流下兩行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