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我第一篇過稿的文章在某一個小公眾號發布了,不過沒有署我自己的名,不知道是因為編輯的疏忽,還是刻意為之。
第一篇稿子,還挺便宜的,不過卻在五月的第一天給我帶來了一點鼓勵。
反復看了幾遍文章里寫到的故事,想起來第一個審稿的人認為“故事不夠打動人”的看法,然后看到推送里很“標題風”的一句描述。
不是很喜歡,但確實吸人眼球。
又開始寫稿了,為著某些明晃晃的利益。不過也沒有過分悲觀,至少有在認真練筆了。
之前有看到一個作者提過這樣的建議:“自己的故事里傳達出有意義的東西。在表達的時候要考慮受眾群體,不要只是禁錮在自己的世界里。”
確實,我現在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會下意識去想:我到底想要告訴別人一些什么事情呢?
其實,把話說清楚很難的。
但是突然發現以前寫過的一些片段,雖然邏輯還有文章結構都不太清晰,看起來更像是碎碎念,有的甚至能組合起來用到新的文章里。
就像是素材庫一樣的存在。
想到以前在寫關于日更的文章里的一句話:“日更并不是我們寫作的目的,僅僅是一個練習方式;有目的有效果的更新,才是最重要的。”
我雖然目的夠明確,但當下覺得效果還不明顯。
卻在好久之后的今天,發現了當時一個字一個字敲下來所帶來的意義。
所以也成功發現了當時日更帶來的效果,雖然文字依然稚嫩或者不夠好,但是有了它們存在的意義,就不算白寫。
也慢慢有了信心,就繼續寫下去吧,能繼續去喜歡、去堅持,也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