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戲之王》是很早之前就上映的電影了,雖然并沒有引起什么巨大的議論,但是總覺得自己應該把對它的感動表達出來。
? ? 《馬戲之王》在上映之前就已經有許多人翻出其中的主角原形了,有吹捧的,有貶低的。但在我看來,這部影片不僅是傳記片,卻更像是一部歌舞勵志片。從所有溫柔的眼神中,我聽見他們輕輕的唱著: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
“They can say, they can say it all sounds crazy
他們會說,會說那真的是太可怕了
They can say, they can say I've lost my mind
他們會說,會說我失去了理智
I don't care, I don't care, so call me crazy
我不在乎,毫不在意,就當我瘋了吧
We can live in a world that we design”
我們可以生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里了
? ? ? ? ? ? ? ? ? ? ? ? ? ? ? ? ? ——《A Million Dreams》
你得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才能夠撇除其他,如磐石一般堅定地追逐。
故事的開頭簡單又美好,富家女與貧窮小子在他們年幼的時候種下了愛戀的種子,在多年后,種子發了芽結了果,女孩放棄了家中的富足與男孩私奔。女孩便是巴納姆夫人,她自始至終都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
她出身于貴族家庭,接受過良好的家教,所以她是優雅迷人的;不顧一切的追逐愛情,不介意世俗眼光,所以她是勇敢狂野的。這種矛盾的性格交織在一個人物身上,顯得她是既坦然又浪漫。
她在巴納姆一貧如洗的時候嫁給了他,不顧其他人的指指點點,笑容在她臉上綻放,似乎她便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在巴納姆在為馬戲團名聲發愁時,她溫聲而堅定地寬慰他“其實你完全可以不用在意他們”;在女兒被伙伴們嘲諷后想要放棄芭蕾時,她只是淡淡一笑,一邊寬慰著為此發愁的丈夫,一邊道出“希望她能早點明白不用在意別人的想法”的愿望……她不顧世俗看法一次又一次的支持著、相信著巴納姆。我想也正是因為這種牢固的觀念在她心中,才能讓這樣一個嬌貴的、纖弱的女孩成為巴納姆穩固的港灣,才能讓她散發著不一樣的光芒,吸引著馬戲之王,也吸引著我。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三觀,雖然很多人都會去尊重人們之間的不同,但是不可否認,我們的潛意識里希望別人、或者你親近的人的三觀與自己相近。我們時常在懷有美好向往的時候被現實無情摧殘,巴納姆夫人也受到了這樣的傷害。
在巴納姆故意在她的父母住處附近買下房子之后,緊接著巴納姆又在眾目睽睽之下羞辱了他們一番,這些睚眥必報的行為深深的傷害了她的心。雖然她一直在勸慰著丈夫,但是最愛的人做出這樣違背她的三觀的行為,想必讓她十分痛苦吧。
但是她的偉大便在于,對于自己所愛,并沒有因為一時的失望而放棄,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流言、議論都打不倒她。就像她在歌里唱的:“To follow what's written, But I'd follow you(別人的一生早已注定,但我只想與你同行)”
“It's up to you, and it's up to me
兩情相悅,朝朝暮暮
No one can say what we get to be
沒人能夠主宰我們的未來
So why don't we rewrite the stars?
那何不重新再活一次?
Maybe the world could be ours”
活出世俗,不再庸俗
? ? ? ? ? ? ? ? ? ? ? ? ? ——《Rewrite The Stars》
巴納姆為了名利,在他的人生中的一段時間里放棄了家人,努力爬向上流社會。與此同時,那個上流社會的公子哥Phillip卻為了心愛的人、熱愛的事業,放棄了他該有的名利。
公子哥愛上雜技女傭,這看似是一個世紀爛俗的浪漫愛情故事。但撇去那些瑪麗蘇設定,把它放在世俗社會里未免顯得殘酷。
那個時代的美國,除了整日為明天的發展而忙碌之外,還脫不掉歐洲的階級貴族氣息。他們把對異類、傭人的針鋒相對毫無顧忌的暴露在陽光之下,也不管那輕蔑的目光在下等人眼里是多么灼熱。Anne就是在這樣的目光下成長起來的。
Anne有多迷人呢?她在馬戲團里是雜技女演員,在空中自由地騰躍是她的日常,是這份狂野的自由吸引了Phillip嗎?她是個下等人,但是卻有野馬一樣烈的脾氣,身份雖低人一等,卻喜愛拿本領說話,是她不服輸的挑釁勾住了這位年輕的劇作家嗎?總之他們互相被對方吸引了,盡管身份懸殊。
Phillip鼓起勇氣伸出他的手,Anne鼓起勇氣牽上了,但是沒有多久,Phillip的手在父母的視線下松開了。
世俗的壓力太大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夠承受的,一旦要做一個飽受眾人非議的決定,那隨之而來的有可能就是無盡的指責、羞辱,鼓起勇氣不一定能夠承受他們,但愛可以屏蔽他們。
終于,在劇場門口,Phillip與偶遇的父母發出抗議,為心愛的人打抱不平。可這也激起了Anne內心深處的自卑與惶恐。
瞧,你父母是這樣說我的,許多許多的民眾也會如此議論我;瞧,你父母看我的眼神,所有上等人都是這樣的神情;瞧,你是上流人士,怎么可能會屬于我?
盡管這個女孩看起來執著又堅強,但是在內心深處她始終害怕著別人的非議,就像許多常常被負能量圍繞的普通女孩一樣,看似銅墻鐵壁,實則一擊即破。不過幸運的是,Anne沒有失去這個愛他的男人。當她望著奄奄一息的Phillip時,那一眼,眼里全是他。
Anne曾試過鼓起勇氣,但Phillip的松手讓她心灰意冷,難以承受。但是在愛的慫恿下,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他們終于要活出自己的姿態。
“Where it's covered in all the colored lights
那里沒有異樣的眼光
Where the runaways are running the night
那里都是為自己而戰的人
Impossible comes true, it's taking over you
一切皆有可能,你感受到了嗎
Oh, this is the greatest show
噢,這就是最佳表演
We light it up, we won't come down
調動全身的激情,傳奇永不落幕
And the sun can't stop us now”
精彩將持續上演
? ? ? ? ? ? ? ? ? ? ? ? ? ? ——《The Greatest Show》
對于他人的眼光,巴納姆夫人的明凈之心是個因為她搖籃般的生長環境,常人總與Phillip和Anne相似,但還有很多的人和巴納姆以及他的馬戲團隊一樣,生活充斥著別人一樣的眼光,或者害怕著別人的非議,或者時常為此而困擾……但究竟是為什么呢?
我想原因是——自卑。
長胡子女人因為茂密的毛發從小被人嘲笑,侏儒將軍因為身高缺陷從小遭受笑話,狗臉人因為形似狗而被人捉弄嫌棄……馬戲團里招來的奇人異士都有這樣的遭遇,被普通人看不起,被周圍人嘲笑,甚至有的連他們的母親都拋棄他們。
他們的骨子里被人們刻下了“自卑”,整日躲在陰影里。直到有一天,巴納姆讓他們登臺表演。他們開心的同時,還在擔心評論家的批評。
但是觀眾們的喝彩、歡笑和掌聲,讓他們漸漸開懷的喊出:“眾人勸我銷聲匿跡,眾人勸我高飛遠走……不懼言語不畏世俗,勇往直前至死不屈!”
站在舞臺上,活出不一樣的風采,這是他們知道了什么是心中所愛。觀眾們的喜愛與熱情,讓他們漸漸褪去卑怯,重拾勇氣與自信。其實仔細一想,實在是挺滑稽:
是周圍人的言語、目光讓這些人自卑到谷底,一邊難過一邊躲躲藏藏;但也是周圍人的言語、行為,讓這些人重新開始生活,勇往直前。所以說啊,周圍人的看法總是變來變去,與其隨之浮浮沉沉,倒不如堅定自我,追逐心中所愛。
這讓我想起喬布斯曾經的一句勸告:“不要讓別人的議論淹沒你內心的聲音,你的想法,和你的直覺。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你的夢想,別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愿我們能夠正視自己,堅定心中所想,不畏他人目光,活出自己的生活,橫刀立馬,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