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懸疑類的電影,最好再帶點可忍受的驚悚,少點血腥殺戮,就更完美了。這些年,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電影,我幾乎都看了個遍,而且,有很多會重復看好多遍。我其實膽子很小,那種恐怖氣氛濃烈的,我看不了,但是超級喜歡燒腦的,百看不厭。
電影看得多,書倒是很少涉獵,畢竟能安靜看書的日子已經很少了。最近倒是看了兩本。一本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一本是中國著名推理小說作家呼延云的《真相推理師系列之復仇》。兩本書的差別還是蠻大的,不過兩本書我都是連續熬夜看完的,足見其故事情節的吸引力。《白夜行》的人物關系可謂錯綜復雜了,從小學到中學、大學最后成年成家離婚再成家,整整跨越了三十年。這些年中出現的各類人物讓我眼花繚亂,但卻總能讓你印象深刻,雖然太多巧合,卻還是經得起推敲。而《復仇》則是以層層遞進的故事情節,讓你跟隨作者的思路,不斷在推翻和重建之間徘徊,每個人都不單純是善惡可辯,而是帶有多重讓人不解的多面性,而隨著故事的推進,你慢慢了解,這多面,恰恰就是源自于人性的復雜,而每個人物,也在作者筆下漸漸變得有血有肉輪廓清晰。
這本書的故事主線有兩條,從開頭的一段回憶,就引出了本書的明線,青少年犯罪,這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線,而另一條副線,則是真相推理師呼延云的好友林香茗的從高中時候殺人后來又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刑警最后被警局除名,之后去向不明卻一直在暗中主宰著整個復仇計劃的節奏。青少年犯罪卻因為沒有證據逍遙法外,頂多也只是關上幾年,出來依舊可以禍患社會,這些青少年的內心比成年社會更加陰暗混亂,卻因為年齡的原因,縷縷被利用,并借此脫罪。而本書的最暗黑的大BOSS,于文洋,就是一個看起來禮貌謙遜溫良醇厚即將出國深造的富家公子,實際卻是個草菅人命以折磨別人為樂趣對生命沒有任何尊重的內心邪惡無比的大腹黑。
三年前,段新迎四歲的女兒因哮喘發作沒有呼吸器慘死某高檔小區地下車庫,段新迎為給女兒報仇,持刀砍傷一個高中生,并因此入獄,出獄后他將復仇目標鎖定為他女兒去世現場的另一個高中生,于文洋。于文洋的父母委托律師來請注明真相推理師呼延云做于文洋的保鏢,保護于文洋的安全。呼延云因為好朋友林香茗對二人同學段新迎的一份精神鑒定意見而對此人產生濃厚興趣,并暗下決心要找出事實真相。
隨著時間的推移,于文洋的確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襲擊,卻屢屢逃脫,而呼延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逼近事實真相,最終鎖定于文洋當年故意殺人并且偽造證據,嫁禍他人,同時又裝成無辜善良向段家請求原諒, 卻送段父動過手腳的鞋子,最終導致患有糖尿病的段父慘遭截肢。可是迫于沒有直接證據,只能眼看著于文洋馬上要逃出法網去往瑞士。呼延云一直企圖喚醒于文洋內心尚存的善良和人性,希望他能真心悔改。他謊稱找到了有于文洋指紋的關鍵物證,要求于文洋去段家道歉,于文洋急于毀滅證據,答應前往。卻在進入段家后兇殘依舊,不思悔改,辱罵段父,并坦言自己的罪惡,囂張地宣稱法律也不能把他怎樣。
此時,一個內心十惡不赦的危險人物已經躍然紙上,讓人不禁感慨,人性一旦墜入邪惡,則周而復始,萬劫不復。同時有一種無奈的悲涼,善良和正義,有的時候真的顯得蒼白無力。故事接近尾聲,看到這里不禁心生凄然,法律,正義,警察,復仇者,旁觀者,所有人都拿這個本該伏法的從小就與邪惡為伴的人無可奈何,明知他就是罪犯,卻只能看著他一次又一次殺人,卻一次又一次嫁禍他人,逃脫法網。
本以為故事就這樣平淡結束了,心里很有些難過。然后故事的最后,段父竟然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把于文洋這個惡魔活活砸死,雖然段父的死讓人唏噓,但他用自己的殘存之軀,捍衛了正義的公平,想要終結魔鬼的宮殿,需要更多的人殞身不恤。段父,段新迎,呼延云,林香茗、姚代鵬,劉新宇......這些人都在用自己的信念,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來維護正義,清理污濁。
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不是要忽略弊病和瑕疵,而是要勇敢地直面這些背后可能的隱患,并努力將小的錯誤及早修正,而不是縱容,讓步,妥協,保護,甚至為虎作倀,讓邪惡一步步滋生,最后發展成萬劫不復。于文洋,一個擁有優質物質條件的孩子,卻因為愛的缺失,掉入了畸形病態的心理暗坑,最終在罪惡的道路上萬劫不復。而段新迎,一位可憐的父親,為了給女兒報仇,不惜以身試法,最終在林香茗的幫助下,用看似邪惡對抗邪惡,實則是想逼迫于文洋自首,最終,雖然于文洋沒有悔悟,但他終于看到了于文洋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作為一個父親,他一生的追求已經完成,所以他在兒童專賣店的門口,放聲大哭,此生無欲無求了。這,也是讓人唏噓。
總體來說,這是個悲劇,看完挺壓抑的,不過在悲劇之中又讓我們看到一絲希望和溫暖。人生,總是悲喜交織,在黑暗處,向往光明,才能使我們一路前行。
看完這本書,我迅速去刷了兩部最近大火的懸疑劇。一部是《白夜追兇》,另一部是《無證之罪》,都非常精彩,有機會,我還想看一看原著。再來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