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這件事上,我一直比較隨心所欲,讀自己感興趣的書,讀當下生活狀態最需要的書,才能認真讀下去。
最近,剛讀完英國作家蘭根·查特吉博士的《重啟吧我的健康人生》一書,以下微信讀書上此書的簡介:
在《重啟吧!我的健康人生》中,查特吉博士基于可靠科學證據,以及20多年行醫的大量真實病例研究,認為良好的健康99%來自醫學治療以外的領域,而正確的生活方式能扭轉我們的健康問題,甚至能使2型糖尿病、肥胖癥或抑郁癥等慢性疾病慢慢消失。
查特吉博士建議,日常生活圍繞以下4個關鍵領域展開:休息、飲食、運動和睡眠。他分別為每個領域列出 5個計劃,幫助我們通過一些微小的、可實現的改變,塑造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避免疾病侵擾。
?關閉手機通知功能,就能緩解一定的焦慮與壓力;
?每天只在12小時以內進食,一日三餐也可降血糖和減肥;
?比起低強度鍛煉 1 小時,高強度鍛煉10分鐘更易提升身體機能;
?早晨多曬太陽,睡前看手機戴琥珀色眼鏡,就會更容易入睡。
這些“小貼士”,也許能讓你注意到自己不曾留意但每天都在進行的事情,也一定會讓你從生活中的細微處,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
讀這本書之前,我問自己,有哪些習慣值得自己終身堅持?每日微運動是從2017年至今堅持在做的,讀書寫日記是2020年夏天開始行動至今的,這三件事對我影響最大,在真正實踐了它們的好處后,真的不會再輕易放棄了。
讀此書時,我發現自己能很輕松做到規律作息,最近一個月有試著下班到家關掉手機網絡專心陪家人,整個人有變得輕松很多。哪怕白天工作不算很累,中午有午睡半個多小時,要求,一到九點到還是習慣性覺得困意來襲,沾床就睡。
早上六點多的鬧鐘一般是還沒響我就自然醒,醒來再關掉它。早睡早起好好休息是健康的第一要事,我希望自己好好堅持。
喜歡讀這類理論加實操的科普書,不是說非要給自己灌什么雞湯,而是在讀的過程中,了解更多做這件事的好處和科學性,在實際生活中做起來的動力就更強了。
比如運動,我曾主張微習慣長堅持。飯后站立或走路半小時,沒事跳兩組健身操都算數,再小的運動長久堅持下來也比一直久坐不動強。但蘭根博士在書中提到的十分鐘高強度訓練聽起來也不錯,值得嘗試。
像我這樣的懶人,若讓我高強度鍛煉半小時,那太難堅持了,十分鐘就剛好,不會很麻煩卻很有效。最近運動量不太多,飲食不夠節制,迫切需要動起來,希望自己做到。
想減肥的人往往一上來就想嘗試16?8,難度有點大也不好堅持,不妨像書中說的,保持12個小時內規律進餐,其它時間封口。
想要去嘗試一件好習慣,一定要清楚它的可行性,明白自己的行動力在幾層,在舒適區稍微挑戰下來到伸展區,我們的進步就會很明顯。
人這一輩子,怎么都是活。前幾天的異常大風天氣里,刷到一個視頻,大意是如今惡劣天氣頻發,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在面對諸多未知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盡量做好自己該做的,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其實就是在給地球減少負擔。
想想人活這一輩子,誰不想活得更久一點?那就讓我們盡可能多地去嘗試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活力,好好地愛我所愛吧!
祝福每個人,健康平安,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