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的兩句詞,大家耳熟能詳,是公元一零七六年東坡先生三十九歲時中秋夜所做,用以寄興遣懷,懷的正是他的弟弟蘇轍。
中學時學到這兩句,只覺得文字淺顯,讀來朗朗上口,頗有些與太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相仿佛,但其中的深味,在那個“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紀,是無論如何品味不出來的。
年歲既長,披著中年人的皮囊再來讀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再來品結尾的這兩句詞,真是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首先是兄弟情深,作為五倫之一的兄友弟恭,蘇軾和蘇轍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東坡表達了自己的美好心愿,希望自己和弟弟都能健康長壽,這樣即便中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共同舉杯邀月,遙寄一份相思,也屬不錯。
但只要再細細品,就會發現東坡這兩句詞背后所透出的無奈與悵廖,那便是對父母親的無限思念與感懷。
“但愿人長久”,可天卻好像總是不遂人愿。至親已不在,誰人共嬋娟!
東坡作這首詞時,年三十九,正值宦游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任太守。
這一年距離他的父親蘇洵去世已經十年,母親程氏更是二十年有整。一個人不管年紀幾何,宦游在外,逢年過節,最思念的不過父母妻兒。如今,東坡雖有妻兒相伴,卻無高堂在坐,天倫之樂的拼圖總是少了一塊。東坡“歡飲達旦”的同時,又有多少借酒澆愁的意味呢。
……
“爸爸,供樣完月亮爺,我就可以吃月餅了吧。”大寶指著供桌上的月餅,一邊嘴角掛著口水,滿臉期待的看著我問。
“是的,月亮爺享用完了,我們就可以吃了。”
供樣月亮爺是家鄉過中秋的習俗之一,從小到大,操持這一習俗的都是母親。每逢中秋之夜,母親會挑選上好的、沒有傷痕的水果和月餅,擺放在一個盤子里,放到院子的供桌上。月光下澈,灑滿供盤。小小的我眼睛都不眨一下,要看月亮爺怎么個吃法。
“媽媽,蘋果、葡萄和月餅一個都沒少,月亮爺不喜歡吃?”
“喜歡~他老人家吃了我們的,又還了一份一模一樣的給我們。”
我看看天上的月亮,再看看桌上的水果和月餅,心里想月亮爺真是個好人,便對著他老人家拜了拜,又跪下磕了頭。
接著母親會將供桌搬進來,我們一家人便開始分吃,供樣過月亮爺的水果和月餅,我吃在嘴里都覺得格外得甜。
耳濡目染,我雖身在外地,但鄉俗不能丟。中秋,我也會擺供桌,供樣好心的月亮爺。大寶不僅在看,也在忙著擺水果和月餅,就像當初小小的我,也會幫著母親。
“爸爸,月亮爺還給我們的月餅比我們原先的還要好吃。”大寶邊吃著他最喜歡的廣式蛋黃蓮蓉,邊對我贊道。
吃完了,他吵著鬧著還要再吃一個。
廣式的這款月餅雖然好吃,在我內心深處,還是覺得家鄉的月餅要來得更有特色和韻味。
記憶里,家鄉的月餅外形像一個小饅頭,最中心的地方還會點上一點紅。餡料只有一種五仁的,顧名思義包含五種果仁:花生、瓜子、芝麻、杏仁和核桃,還摻雜了青紅絲。不過,現在的五仁月餅已經很少看得到這一綠一紅的絲狀物什了。
縣城很小,父親買回來的剛出爐的新鮮月餅仍熱氣騰騰。外皮烤得金黃嘣脆,拿在手上還有些燙手,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在已經頗有些寒意的中秋時節,暖入心脾。
我一直只吃這種五仁月餅,直到上了大學。在外面,我才知道,原來有這么多不同餡的月餅。但外皮都是冷冰冰的,沒有家鄉的月餅那種暖到心里的熱乎勁兒。
回頭想想,有時候,只知道一種、只吃一種東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像我的母親,一輩子只待在家鄉,只看家鄉的風景,只吃家鄉的月餅,簡簡單單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知道的太多、能吃的太多,人反而會找不到自己。
中秋假期結束返校,母親會為我準備一大包月餅,說下晚自習餓了就吃。我不僅聽母親的話,還把她的話發揚光大。
那時,我們家的條件并不好,我在市里讀高中,姐姐又在省城讀大學,家里同時供兩個學生,壓力一下大了好多。母親開始張羅一家小賣部,我便下定決心也要幫著減輕家里的負擔。所以,我不光晚自習后吃,早餐和晚餐那兩頓我也只吃月餅。一口月餅,一口方便面的調料水,又甜又咸的,就這樣吃了一個多月。
過年回到家,母親問我怎么瘦了這么多,我把省下的幾百元伙食費交到母親手里,母親便不再說什么,眼睛紅紅的。我安慰母親說我喜歡吃咱的月餅,就著方便面調料水,別有一番滋味。
高中三年,對我而言,家鄉的月餅是濃重的一筆。它不僅浸滿濃濃的鄉情,更有母親的關懷和我在外求學的孤寂與拼搏。
如今,我已經看不到母親擺放供桌和供盤的身影,也看不到她邊吃著家鄉月餅、邊盤腿坐在床上看連續劇的溫馨場面。
此刻,在國慶假期和中秋佳節,我無限柔情地看著大寶在面前跑來跑去得玩,又滿滿愛意地抱著二寶踱來踱去。
三十年前,母親不也一樣抱著我,而姐姐正在院子里跑來跑去。
今年是公元二零一七年,五十九年后的今天,也就是東坡先生的這篇作品問世一千年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仍健在。
我希望自己依然健在。那時,我將是個百歲老人,再來讀這首詞,不知又將品出怎樣的人生況味。
我希望自己“人長久”的另一層意思是,我深深地知道,我在與不在,不僅關乎自己是否健康長壽,更關乎子女的福祉。
我在,哪怕孩子們不在身邊,當他們舉頭望著那輪明月的時候,他們知道我也在望著同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