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前段時間,我每天開始沉迷于跑步。那是我唯一沒有希望獲得報酬的事了,我一圈一圈的繞著跑道跑,繞著學校偌大的教學樓以及家鄉偌大的小縣。在跑步途中總是想各種各樣的事情,把自己一天疲憊不堪的身體里灌輸滿滿的能量。
沒跑步的那段時間,似乎做什么事都不順,做事情也開始變得唯唯諾諾,再后來莫名其妙的就被生活里那些最親近的人愚鈍在了原地。怎么踏也走不出去似的。
這里又下來了幾天的雨,每天或許是慵懶或許是還沒習慣這種生活方式。更多的是還沒有完全的妥協于現實,我常常夢見自己不知道生于何處,惶惶恐恐。我不知道是自己把自己害了,還是現實最終打敗了我們。亦或者是一段時間沒有在跑步了。我曾經說跑步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我極其熱愛的一種生活狀態。我渴望向跑步一樣,成為一個自由而且奔放有深度的靈魂。我想過我自己極其簡單的生活方式呀!
后來我開始下定決心又開始跑步,在清晨雨露灑滿樹枝的時候,看月亮快要落下的時候。在有些濕潤的空氣里自由的成為自己。只有那一刻我開始覺得我是自由而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思想和同樣不容小覷的靈魂。就這樣我和春樹的書不期而遇。我喜歡他文中的一段話:“一個到了我這樣的年齡的人,還要寫下這種事情,頗有些愚蠢可笑。不過為了明確事實,我得言之在先:說起來,我這個人是那種喜一愛一獨處的一性一情,表達得準確一點,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一性一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一交一 談,獨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罷,四五個小時伏案獨坐,默默地寫文章也罷,我都不覺得難熬,也不感到無聊。這種傾向從年輕時起便一以貫之,始終存在于我的身上。和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相比,我更喜歡一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是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許多來。”
這是多么和我相似的一句話呀,也是多么相似的一種靈魂。
每當我跑步時,我總是想起各種各樣的事情。看形形色色的人從我身邊溜過,看初起的太陽,吃一份簡單的早點,然后干一些與生活不盡相同的工作。后來我想我之所以不能讓自己呆在屬于自己的避風港,是因為身邊真的沒有理解我的人。或者說,我的生活方式。我只能在流言蜚語中前進。即使失敗還要經得起所有無知者的嘲弄。我開始不相信任何人,不按部就班的生活。我是一個極其躁動不安的人,我過不起那種將就的生活方式。除非有一天,我缺少了思想該有的靈魂。
我不是人,是一架純粹的機器,所以什么也無須感覺,唯有向前奔跑。
假如有我的墓志銘,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自己選擇,我愿意它是這么寫的:
吳××
writer(兼跑者)
1996—30××
她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此時此刻,這,便是我一生的愿望。也是村上春樹一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