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是成為領袖的必要條件,而演講,是實現影響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如何訓練自己的演講能力使其擴大影響力?本文總結一下幾個關鍵點。(本文是對《5分鐘商學院》劉潤的幾篇關于提高演講能力的文章的總結)
一、根據聽眾的“聽講邏輯”鋪設“認知臺階”的關鍵點
認知臺階:聽眾得到一個知識,接受一個觀點,其實自身的規律和邏輯,按照“聽講邏輯”而不是“演講邏輯”一步步設計演講,引導聽眾到達你指引的方向,叫做鋪設“認知臺階”。
1.按照人的思考線索,而不是知識的樹狀結構來演講。
因為大部分人的思維是線性的,而不是樹狀的,更不是網狀的。線性的思維分以下幾種:
(1)問題 - 原因 - 方案
例:老中醫看病。先看你一眼,在你的第三根、第四根肋骨之間按下去,痛不痛?你一按,好痛。然后中醫會說什么原因,你會認真聽并且理解。接著他不說,你也會問:那怎么辦?這就是一種正常人的思維線索。
(2)現象 -?原理 - 應用
例:所有飲水機熱水開關都在左邊,所有防火門都是像樓道里面推,為什么?這是現象。
2.無法否認的事實 + 無可辯駁的邏輯
(1)你的每一個案例和你的結論之間,必須有嚴密的因果關系,聽眾才會心悅誠服的從上一個臺階邁向下一個臺階。
(2)無法否認的事實,尤其是無可辯駁的邏輯,是演講者的基本功,需要多年的修煉。
3.用幽默感,讓認知路上滿是風景
(1)幽默感是一路辛苦走來最好的獎勵,那是聽懂知識點、接受某個觀點后,獎勵的歡樂。
(2)幽默感來自于智慧,聽眾的會心一笑,來自于他感受到了智慧,接受了智慧。
(3)若真要講段子,便講自己的段子。說自己叫自嘲,說別人叫諷刺。幽默感,是有智慧的自嘲。
有了這三點,你得挺好總就會一路歡聲笑語,輕輕松松走到終點。而你,為了他完美的聽的經歷,必須非常辛苦的設計“認知臺階”。
二、用畫面感增加語言帶寬
畫面感:通過語言構造布景,讓聽眾用眼睛來聽演講的能力。畫面感可以極大地增加語言的帶寬,吧復雜的情緒,編碼在簡單的文字里,傳遞給聽眾。
1.(布景)具體到細節
(1)你想說:“大家現在用微信的時間真長”,充滿畫面感的說法是“你們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早上起床之后,先刷朋友圈······(停頓一下)······在刷牙?”有床,有牙刷,有一個具體的場景。
(2)有一輛賓利轎車很貴,售價888萬。你在演講中,希望讓大家知道這兩車真的很貴,很貴很貴,你會怎么說?“這輛車到底有多貴?一個農民,從商紂王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工作,不吃不喝一直干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許才能買得起一輛這樣的車。”
2.善于用類比
把一個抽象的東西,用一個具象的東西做類比;把一個不熟悉的東西,用一個熟悉的東西做類比,很容易產生“畫面感”。類比的關鍵,是善用“相當于”這個連詞。
(1)你想說大家不熟悉的巴以戰爭。充滿畫面感的說法是“巴以戰爭,站在阿拉伯人角度,就‘相當于’日本占領了中國東三省,然后說歸還山東半島換取和平;站在猶太人角度,就‘相當于’明朝舊部反清復明,說你們滿足霸占了我們漢族的土地,今天我們該拿回來了。”
(2)你提到大家不熟悉的跨國公司頭銜,可以說“Corporate VP,就是集團副總裁,‘相當于’中國的正部級、中央委員。當然投資公司的VP概念完全不一樣,可能只相當于正處級、副局級”。
3.點睛用排比
排比句,可以給畫面感增加沖擊力。一個演講中,在關鍵時刻使用2~3次排比句,可以給大家極其深刻的印象。
比如: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做在一起,共敘兄弟情義。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的正義的綠洲。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來評判他們的國度里生活。
三、精彩絕倫的開場,和余音繞梁的結尾
演講,是一項關于注意力和好奇心的藝術。一個精彩絕倫的開場,可以幫你的演講拿到預判分;一個余音繞梁的結尾,可以幫你的演講拿到附加分。
1.開場時
(1)提問
提問,制造懸疑,是開場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吸引聽眾注意力。
(2)幽默
單純的幽默,不能激發對后面內容的好奇心,但是可以有效聚攏注意力。準備3~5個自嘲的段子,然后再不同場合,選擇使用。
(3)關聯
與聽眾身邊最具體的是關聯,會讓聽眾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從而獲得注意力。
(4)開門見山
如果現場注意力的濃度已經很高,最好的策略是:開門見山。
2.結尾時
金句結尾法
金句最大的作用就是:醍醐灌頂式的好記,會得到很多附加分。
四、脫稿演講
脫稿不是背誦,是胸有成竹的現場創作。
1.用PPT,代替講稿
2.用手卡,代替PPT
3.用脫稿,代替手卡
五、從對著鏡子,到對著活人
你可以試著,成立一個互助式“演講俱樂部”:找20個朋友,每周聚一次,每次4人講,每人一刻鐘。彼此點評,共同進步。
運用:需要著重練習的四個演講技巧
1.克服緊張
克服緊張之“道”,是充分準備。
(1)克服“大腦一片空白式”緊張。
試著在上臺前,反復練習演講前的前3句話。這3句話會把你從腦空白中拉出來,進入準備好的演講邏輯中。
(2)克服“多了兩只手式”緊張。
這是因為你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一直在想“我會不會出丑啊”。試著把注意力放在聽眾身上,心想“我一定要讓他們有收獲”,你就會忘掉雙手。如果實在忘不掉,那個翻頁筆,或者話筒,慢慢練習。
2.情緒互動
不要坐著講,這樣會妨礙你的互動;也不要站在講臺后面,要走出來。其次,練習看觀眾的眼睛,如果害怕,先看頭頂。再次,要善用停頓,看手機的聽眾會太嘔吐看發生了什么。也可以用優雅地喝水,代替停頓。最后,說話要抑揚頓挫,“到~~~底發生了什么?”這個“到”字,三個音長,兩個轉折。
3.提問式回答
你要發自內心知道:你講的是觀點,不是真理。
不能擺出自己代表絕對真理的姿態,用“你們給我聽好”的語氣來演講。
4.講好故事
講好故事,是抓住人心的演講的關鍵;而懸念,是講好故事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