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間之極悅,之最喜,就是他和她,能夠牽手旅行,共結連理。
? ? ? 荷西曾經問三毛:你是不是一定要嫁個有錢人。三毛說:如果我不愛他,他是百萬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愛他,她是千萬富翁我也嫁。荷西滿臉失落的說:說來說去,你還是要嫁有錢人。三毛說:也有例外的時候。荷西滿眼期待的看著三毛問:如果跟我呢?三毛笑著說:能夠吃飽飯就可以了,以后還可以少吃一點。誰能知道,遇見那個人的時候對不對,遇見的那個時間又是不是剛剛好。那一年,他十七歲,她已24歲,三毛在西班牙留學期間的一次圣誕晚會上遇到了荷西,原本只是兩個陌生人在人群中遙遙對望了一眼,只是這一相望,從此生了故事。三毛身上自帶著一種脫俗的氣質,一頭長發,深邃的五官,一身波西米亞長裙,縱使沒有尋常所說之美艷,卻有著不可言說之清好。荷西對三毛不染凡塵的氣質和趣味深深的吸引了。那時候的荷西,在三毛眼里還是一個小孩子,每次去找三毛時總是滿臉羞嗒的樣子,因為想要見三毛,經常逃課,這讓三毛很為難,卻又不忍心去傷害那樣一份簡單又純凈的愛慕。然而,最終三毛還是拒絕了眼前那個癡心少年。三毛曾在<<一個男孩子的愛情>>里寫到:有一日,天氣特別冷,我和荷西凍在那個板凳上像乞丐一樣。我對荷西說‘從今天起,你不要在來找我了’。我為什么會跟他說這樣的話呢?因為他坐在我的旁邊很認真的跟我說‘再等我六年,讓我四年念大學,兩年服兵役,六年后我們可以結婚了,我一生的想往就是有一個小公寓,里面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太太,然后我去賺錢養活你,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夢想’。當我聽到這個夢想的時候,我突然有一種要流淚的沖動,我跟他說‘荷西,你才18歲,我比你大很多,希望你不要在做這個夢了,從今天起,不要再來找我了,因為六年的時間太長了,我也不知道我會去哪里,我也不會等你六年,你要聽話,不要來纏著我’。誰會知道三毛的那些話刺痛了荷西多少個睡夢,那顆溫暖的心,那份執著的愛,破碎了。荷西說:除非你愿意,我永遠不會來纏你,也請你以后不要再把我當個小孩。我站在這里看你走好了。我說:不,不,我站在這里看著你走,而且你要聽我的話,永遠不可以再回來了。說完,荷西慢慢的跑起來,一面跑一面回頭,臉上還掛著笑容,口中喊著:Echo再見,Echo再見......而親愛的三毛,你就站在那里,看著荷西逐漸遠去的背影最終消失在皚皚的白雪里,心中卻如同翻滾的波濤,洶涌的吶喊著:荷西,你回來吧。可他再也聽不到了。
? ? ? 這一別竟是六年那么久,這一生,你是三毛最美好的遇見,而彼時,緣分將你們暫時分開,你們都未曾知曉。這六年的時間里,三毛經歷了兩段愛情,最終卻鏡花水月,一場空夢。心,早已千瘡百孔,三毛又一次背起行囊,踏離故土,重返西班牙。人生聚散亦如夢,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是不由人的。有些人稍作停留,便天涯兩端,有些人,注定不離,即便天涯海角,山水阻隔,也不能夠。曾經荷西所許下的被三毛拒絕的六年之約到了,彼時,三毛二十九歲。三毛從沒想過,這世間競有如此癡情的男生,三毛再次抵達馬德里時,荷西還在南方服兵役,當荷西從妹妹的口中得知三毛重返馬德里時,迫不及待給三毛寄了書信和照片。三毛用英文簡短的寫了一句:荷西,我回來了,做為禮貌的回信。那樣的簡短,可對于荷西而言,卻又那樣的有分量。命運又將她帶回到了他的身邊,一切支離破碎的過往和傷心欲絕的過去仿佛不曾發生過,生命輪回了一番,竟又重新為他們設下了起點,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緣”。
? ? ? ?荷西愛海,熱愛大海的浩瀚無邊,熱愛大海的深邃壯闊,他曾經跟朋友計劃著駕著帆船航海旅行,這也是他很久以來最想做的一件事。當他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三毛時,三毛也覺得好,只是較之于航海,三毛的內心有更向往的地方——撒哈拉大沙漠,那里才是三毛心心念念想要去的地方。三毛也曾試探過荷西的想法,可是未曾得到荷西明確的回應。可是不久后,荷西忽然失蹤了,三毛怎么也找不到他,正在焦急憂慮時,三毛收到了荷西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書信。荷西說,他這段時間忙著在撒哈拉的一家磷礦公司申請職位,等有了工作,三毛再去沙漠自己才能照顧好她。荷西還說:他想的很清楚,要留住三毛在身邊,只有跟她結婚,要不然他的心永遠不能減去這份痛楚的感覺。我們夏天在沙漠結婚好嗎?我在沙漠等你。荷西說。
? ? 《一生有你》中有這樣幾句歌詞: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愿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一程山水一年華,三毛原本可以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荷西的愛護之下,過著幸福且溫馨的生活,可是她卻選擇了漂流在遙遠的大漠,以極大的苦心和毅力在那樣艱苦的環境里去歷經與眾不同的人生。三毛的很多想法在別人看來是瘋狂的,只有荷西覺得有趣并且支持,甘愿陪伴三毛,替她負重前行。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一大沙漠,占地26.6萬平方公里,居住人數卻寥寥幾萬人,空曠無垠,人煙稀少,植被枯疏。或許也正是這種看似與世隔絕的荒涼,讓三毛對這片沙漠充滿了向往。當三毛滿心期待又激動的在撒哈拉與荷西會面時,看著眼前這片向往已久的大沙漠,看著眼前的荷西,三毛的喉嚨哽咽了,眼眶泛著淚光。荷西說:你的沙漠,現在你就在它的懷抱里了。在這片沙漠里他們開啟了艱辛、詭異又充實的人生。抵達阿雍后,她們開始布置自己在沙漠的家,說來,荷西真的是一枚不折不扣的暖男,他竟然買了一只母羊,跟房東的羊群混在一起飼養,他說,這樣可以保證三毛每日都有羊奶喝,另三毛很是驚喜。當天夜晚,因為家里還沒收拾好,她們在近乎零度的氣溫里,睡在水泥地上的帆布袋里,三毛蜷縮在睡袋里,而荷西只裹了一條毯子,夜晚,氣溫越來越低,越來越冷,心卻是溫暖的,三毛想,如是過完這輩子,也是很好的。
? ? ? ?得一心人,白首不離。若是安穩,便已甚好。他們約好,來到沙漠結婚。在阿雍的第二日,她們便想著去辦理結婚證件,誰知,手續竟那般繁瑣,在阿雍,外籍人士登記結婚需要設計許多地方外交部門的文件,文件的旅行時間大約需要三個月。于是她們開始著手準備文件。在結婚前的一段時間,荷西為了多掙錢常常加班,荷西工作忙碌,他工作的磷礦遠在離家來回一百公里的地方,每日荷西下班后都要趕回家陪伴三毛,深夜之后再趕回工地宿舍。大部分時間三毛都是獨處的。閑時,三毛會做一些瑣碎的家事,到沙漠里走走。每次荷西趕回家中之后,三毛總是央求荷西不要離開,看著眼前的三毛對自己深深的眷戀,荷西很是心疼,但別無他法,因為他想要給自己和三毛一個美好的未來,在那段同甘共苦的歲月里,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厚,他們都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伴侶。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有時烏云密布,有時又會在不經意間給你一個驚喜。當地法院秘書長通知:次日下午六點半,他們可以結婚了,三毛欣喜若狂,兩人一起去給家人發了電報傳達喜訊,一切的等待、艱辛、錯過、重逢,這份感情最終有了歸屬。三毛在《結婚禮物》里寫到:荷西捧著一個盒子欣喜若狂的站在我面前,我打開盒子一看,我的尖叫又尖叫,如同一個孩子一般喜悅了荷西的心,是一副完整的駱駝骨頭,說多嚇人就有多嚇人,可是真心誠意的愛上了它,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這份禮物。荷西說,在沙漠里都快走死了,烤死了,才得到這副完全的,我放下骨頭,將手放在他肩上,給了他輕輕一吻,那一瞬間,我沒有想到一切的缺乏,我們只想到再過一小時,就要結為結發夫妻,那種幸福的心情,使得兩個人同時眼眶發熱。
? ? ? 愛情是一蔬一飯,愛情是肌膚之親,愛情是絕望時的英雄夢想。在撒哈拉的那段日子,是三毛一生擁有的美好,是無法顛覆的永恒,彼時,有荷西、有愛情、有朝陽、有心中那份美好的執念。在沙漠生活的那段日子里,三毛對荷西的依戀越來越濃厚,苦于荷西一直忙碌工作,賺錢養家,使得兩人聚少離多。愛情這東西,如果不落實在穿衣吃飯,數錢過日子上,是不會長久的。一向對做家事痛恨的三毛也學起了下廚做飯,都是一些西餐西點,后來三毛的媽媽從臺灣空運來一些中式家常菜的原料,如此一來,三毛便開始沉迷于自己的中式餐點。三毛對自己的廚藝并不是很自信,但荷西卻很迷戀,對三毛的廚藝贊不絕口,也因此,時不時帶同事回家吃飯贏得了許多友誼。有個成語叫:宜家宜室,就是類似彼時的三毛,能撥動筆桿上得廳堂,也能精通廚藝下得廚房。關于烹飪這件事,三毛還曾撰寫長文《中國式飯店》,在沙漠的生活里,三毛除了寫作,最喜愛的就是旅行和烹飪了,她是幸福的也是寂寞的。“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一首響徹大江南北的《橄欖樹》唱出了她在大漠生活的孤寂。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后來荷西有了車,出行方便很多。他們常常會在黃昏開車一起去看海市蜃樓,去遠古瀚海尋覓化石。在一次出行的途中,他們遇險了,荷西身陷沼澤,不過幾秒的時間,濕泥便迅速沒及荷西的膝蓋,繼而是腰身,三毛見狀驚慌失措,就在此時,不遠處有車燈亮起,三毛急忙按喇叭求救,誰知,是一伙不懷好意的之人,他們開始對三毛動手動腳,三毛橫生機智,方才擺脫了這幫人。三毛在《荒山之夜》里寫到:當她擺脫歹徒再回頭找到荷西時,荷西已奄奄一息,她急中生智,將車上的坐墊和備胎卸下,又將備胎拖至泥地之上,但依然不夠,最后三毛只能獨自用千斤頂卸下車的兩個前胎,她脫下了身上的長袍,將長袍割成了四段,綁在了老虎鉗上丟給荷西,當他把荷西救上岸時,自己已經倒下了,還好車內有紅酒,喝下紅酒后,方才覺得身體有了暖意。而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卻一致說:明日定要再來。多么倔強又可愛的一對夫妻。1975年,西屬撒哈拉政局突變,荷西因無法脫身只能讓三毛獨自飛往臨近沙漠的大加那利島等他。等待之艱難,分秒皆似永年,那種煎熬,唯有親歷的人才明白。焦慮憔悴到夜不能寐,彼時的阿雍一片混亂,人人難以自保的情況下,荷西想要單槍匹馬的離開很困難。命運的安排,恰逢一條船卡住,非潛水人員無法開動,荷西的潛水特長在關鍵時刻救了自己一命。三毛曾在一封家書里寫到:這十日來完全沒有荷西消息,我打了快二十個電話,接不進沙漠,我去機場等不到人,我向每一個下飛機的人問荷西的下落,無人知道,我打電報,無回音,我近乎要瘋掉了,就在今天下午五點時,荷西奇跡般的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們抱頭痛哭,一場小別,仿若永訣。他竟然在如此艱險的境況里,不忘帶來了我的花、鳥、筷子、書籍、還有我視若珍寶的駱駝骨頭。霍亂時期的愛情,最珍貴最難忘,是在頹敗時支撐自己向前走的英雄夢想。
? ? ? ? 透支的愛總是來去匆匆,時間那么短,記憶卻永生難忘。回到大加那利島后,三毛與荷西的日子過得并不輕松,荷西工作不順利,三毛稿酬也有限,荷西先是跟朋友一起合伙承包工程,最后入不敷出,以失敗告終。還好荷西謀到一份新的差事,荷西受雇參加修建人造海灘的工程,收入良好,兩人生活日漸恢復至富裕的狀態。島上的日子靜默悠長,看不到外界的報紙,然而外界的消息對他們已不重要,他們守著家、守著彼此、守著大海。每每聽到荷西下班時回來的腳步聲,三毛的心都會喜悅的開出一朵花來,六年了,回家時的荷西,仍是一樣跑著的,結婚好似發生在昨天。時間若能永遠的定格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是生活的大剪刀總是不按常理的胡亂裁剪一通,原本生出的新枝丫被突如其來的橫禍剪斷了。那時,他們已在一起六年。分開了六年,相守了六年,是的,荷西死了,因公潛水時發生意外,溺亡。死亡對于活著的人來說意味著什么?是從此再也無法相見,再也不能靠著對方的肩膀看朝陽如畫等落幕余暉。荷西用一生愛著三毛,只是命運給予這個癡情男兒的生命太過短暫,無法將短暫的生命慷慨的割舍與旁人,這一生只夠愛三毛一人,這一生也只愛了三毛一人,陪著她流浪,替她負重前行。正如木心的《從前慢》中寫到的一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作者簡介:張小暖,一位喜歡鼓搗文字的生活中經常找不到北的比較無厘頭的行走在文藝與呆萌之間的90后小作者,喜歡我手寫我心的文字,希望結識更多喜歡寫作的小伙伴,微信:peipei11forever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