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第252天之第十八篇【微子篇】。
? ? ? ? 18.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 ? ? ? 譯文:(紂王昏亂殘暴)微子便離開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隸,比干勸諫而被殺。孔子說:“殷商末年有三位仁人。”
? ? ? ? 18.2: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 ? ? 譯文:柳下惠做執法官員,多次被撤職。有人對他說:“您不可以離開魯國嗎?”他說:“正直地工作,到哪里去不被多次撤職呢?不正直地工作,為什么一定要離開祖國呢?”
? ? ? ? 焉往而不三黜:選擇環境,讓環境塑造自己
? ? ? ? 不要忽視環境的影響力,好的環境催生善的行為,壞的環境誘發惡的意念。環境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古人早就意識到了。大家所熟知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就是在不遺余力地給孟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們在自身努力的同時,有意識地給自己選擇一個好的環境,才會事半功倍。推薦你讀《他人的力量》
? ? ? 18.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 ? ? ? 譯文:齊景公(對別人)講到對待孔子的打算時說:“用魯君對待季氏的方式對待孔子,我做不到;我要用次于季氏而高于孟氏的待遇來對待他。”不久,他又說道:“我老了,沒什么作為了。”于是孔子離開了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