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山豆
前幾天看了歌手4,覺得這個話題挺適合我胡說八道的。
我不是專業的樂評人,所有評價全憑感覺。感覺只有喜歡不喜歡。你要問我有沒有修音啊,一首歌雜糅幾種風格啊,編曲和弦怎么變了,我會安利你耳帝的微博。
這場主要說說信和蘇運瑩。
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喜歡信的音色,雖然他的高音很有穿透力。上一場他唱《人質》我還是有期待的,覺得搖滾歌手唱抒情歌往往會有驚喜。我嘗試投入感情去聽,結果好幾次因為信的聲音出戲。真的是“在我心上用力的開一槍”……唱到最后我總覺得他會放個彩蛋然后開始甩頭,然而并沒有啊,我都不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了。如果上一季幫幫唱的走調破音還能給他找些借口的話,這次對他的好感可以說是全部陣亡……朋友說,歌手的情感表達是天賦問題,簡直不能同意更多。現在看來《人質》是一次冒險又不成功的嘗試,讓他唱細膩的抒情歌還是太為難他了,或者說太為難他的音色了。這場的《刀馬旦》,熟悉的燃情指數,甩頭,耍酷……然而唱完之后我心里空落落的,只留下了那件熒光綠外套的blingbling,在燈光下亮瞎了的感覺。也許現在只有搖滾的live才能襯起他的蒼白宣泄。他表演的越用力,我越感心酸。想當年誰沒在KTV里吼過幾嗓子離歌和死了都要愛。然樂人依舊,觀眾不再。已經兩次都排在最后一位,還是因為踢館的不成功讓自己留下來,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尷尬。如果說排名不重要,可以多唱一首歌就好,我只能佩服信的勇氣。玩搖滾的至少不能慫!說到這,信的歌迷肯定要跳起來了,所以我想機智地用一句話ending: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且不針對任何人,balabalabala.
再說蘇蘇。蘇蘇的音色在我心里也不討喜,但我很喜歡她。從好歌曲第一次聽她的《野子》,我就被這首歌驚艷。感覺就是,這歌怎么那么魔性,讓人聽著會忽略歌詞,卻又讓人感到自由,無畏。高音的部分總覺得她聲音顫顫的不穩,最高的那幾個音都快唱破,聽起來竟是感動!就像是說:唱破音我也是我,不一樣的蘇蘇。仿佛能感受到她內心的雀躍和明亮,牽引我的思緒進入她的世界。然后吧,心癢癢的,聽幾遍感覺自己會唱了,想哼幾句,后面的副歌部分竟!然!哼!不!起!來!哼起來也難聽死了。雖然很受挫但還是被她圈粉,后來她創作了一首《螢火蟲》,有的人不喜歡,不過這種古靈精怪的風格我很買賬,再后來就沒什么新歌的消息了。這次的歌手亮相,雖然穿的還像學生一樣,頭上還頂兩個蘑菇,雖然還是同一首歌,歌聲里卻更加的堅定和自信。她沒有踢館成功我覺得很可惜。我很好奇她唱其他歌是什么樣啊,太沒勁了現場的觀眾盆友們,擦擦眼淚投票能給力點嗎。最糾結的是下一場還要看到信的掙扎,講真我不是他的黑粉啊,下一場能走就走吧。
其實我看歌手4的目的主要是去找歌的,年紀大了發現聽歌口味發生了變化,以前聽的比較重,可以什么都不管,只要電吉他效果器失真的音色riff,就感覺特別燃。現在更注意歌曲的情感,歌手的音色,編曲的旋律。回憶起十年前,覺得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力,所以用力的嘶吼吶喊,喊到喉嚨沙啞,肆意的宣泄,才覺得自己好像擁有一個搖滾的靈魂;用力的愛恨爭吵,不退不讓,才覺得自尊心依然完好,內心的自我無比驕傲。十年后,更喜歡一種輕盈的勝利。看似柔弱,毫無勝算,甚至一無所有,卻輕輕地帶走所有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