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習的人生是倒退的,堅持學習的人生是精彩的。那該如何充分利用好每一個機會,提高學習能力?
一、寫反思日記
針對自己每天的生活進行反思,可以由內而外改變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達到意想不到的突破。
除了堅持寫,還要注意避免記流水賬。寫的時候注意把問題歸因于自身而不是外界。我發現自己做事效率不高,一天下來經常沒有完成工作和學習計劃。
最近我經常寫日記反思做事效率,沒寫日記之前,心里總是給自己找借口:我為什么沒做這個事情,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啊,感覺太累啊,或者是天氣太冷……而寫著寫著,我才發現因為我的自律性太差,容易被其他內容影響,分散注意力。
成甲老師提出很多寫日記行之有效的方法:日記內容從生活中的日常點滴入手;記錄解決問題,或者經歷事情過程中自己的心境和感受;把需要改進的部分擬出幾個目標,然后分類寫反思日記,我計劃把自己的反思日記分為幾個方面:工作、寫作、讀書和健康四個部分來寫。
相信堅持寫反思日記,能帶來超乎想象的復利效應。
二、以教為學
我已有從教十多年的經歷,對以教促學有著很深的感觸。在一個學期的課表排出來的時候,我發現我對要教的某門課內容感覺有點陌生。但是經過認真備課、講課、課后反思,一個學期下來,我在這門課上就有了更深入的把控。
只要我們比別人多知道一點點就可以當老師。所以并不一定要等到具備充足能力經驗的時候再去教。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你要給別人一杯水,首先你得有一桶水。在教的過程中,能快速彌補我們的知識短板,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刻意練習
眾所周知的一萬小時理論:進行任何技能訓練,需要進行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就可成為專家。
想要在某個領域具備優勢地位,進行聚焦深耕根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刻意練習可以提高元認知,元認知是對我們的思考過程的思考。
成甲老師提出:如何通過刻意練習來掌握臨界知識和提升元認知能力?有三個部分:對基本核心知識劃小圈;將基本知識組合成更大的知識能力單元;在各知識能力單元之間構建認知框架。
所以,近乎于像傻子一樣的反復堅持練習中,我們的認知實際上是在以這個點為核心向外擴張,搭建認知框架,從而對整個事件或領域的完整認識。
我堅持練了一年的太極,最開始的時候反復練單個動作,后來把單個動作串在一起,再按照音樂節拍調整動作的快慢。在反復練習過程中,我發現對其他路數的太極拳有著觸類旁通的感覺。
堅持反思,用老師的思維立場去學習,再加上刻意練習,假以時日,我們學習能力便能更上一層樓,獲得豐沛的認知,完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