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來我很懶散,懶散到晚上洗漱都要逼著自己去,衣服要積攢一個月,沒有換洗的機會了才去懷著悲痛的心情去洗。
千萬別覺得我很臟,我是個極愛干凈的人,衣服一天一換。原來的我,在這方面是最勤奮的了,其他的真的是一無是處。
好在現在慢慢改過來了,和原來相比,真的勤奮自律很多,比如,這是我最近看的書。
除此之外,我還養成了每天寫作1000字的好習慣,已經堅持了500多天,從未間斷。
當然,我知道自己的進步空間還很大,還需要繼續努力啊!
總的來說,我有一個感悟,那就是自律的人都很可怕,千萬要小心。
自律的人有哪些表現呢?
我覺得,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執行力和意志力都很強,他們擅長養成好習慣,也擅長戒掉壞習慣。
比如,Kris在路上,他就是個超級自律的人,上學時是學霸,身材走樣馬上鍛煉,一個月瘦20斤,順便能跑個馬拉松,年近30歲,逼著自己學習一個月,考上在職博士。
你說,自律的人可怕不可怕!
當你發現問題的時候,往往會墨跡,徘徊,而自律的人發現問題后就著手解決,一直堅持到搞定為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大的。
我身邊也有很不自律的人。在酒局上,他一直長篇大論的抒發自己內心的壓抑,向我們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壓力,然后抓住我的手,死活讓我幫幫他,他很想學習。
我說,既然想學習,那就從看書做起吧。我給了他一本書,他很開心,向我保證一定好好完成。
一年過去了,我們又碰到了,我問他怎么樣,那本書很不錯吧。
他的臉很紅,告訴我,連第一章都沒有看完。
一年的時間,連一章都沒看完!
不自律的人比誰都想改變,可他們只想了,根本做不到!
2.
我剛看完一本書,叫做《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是由日本著名的習慣培養顧問古川武士所著。他還有一本很著名的書籍,叫做《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他獨立開創了習慣培養理論和思想,現擔任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指導人數超過兩萬人。很多人都因此收益,感動地表示自己的人生改變了。
古川武士認為,人要想真正改變自己,習慣培養是重要的。
對于這個觀點,我很贊同。
人生的每一次變化都是一場質變。之所以發生質變事因為平時量的積累。
好習慣的不斷重復,會導致好的質變,帶來好的效果。
壞習慣的不斷重復,會導致壞的質變,帶來壞的效果。
核心都在于重復,也就是堅持二字上。
可地球人都知道,堅持有多么的難。自律的人,往往都是習慣養成方面的高手!
古川武士在《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中分享了如何改掉壞習慣,改變自我的方法和秘訣。
在該書中,他列舉了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壞習慣,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身上也有的話,默默舉起手來。
《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既有總的方法技巧又以這十個壞習慣為案例,講解了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很有指導意義。我們可以拿來就用,也可以套用案例模板進行修改。
要想戒掉壞習慣,我們要先明白,為什么壞習慣很難改掉,原因有三:
a.習慣引力的法則
人的大腦有一種本能,就是維持現狀。因此它會抵抗和阻止變化。我們身上的壞習慣,都是身體機能已經適應和接受的思想或行為模式,一旦你想要打破這個現狀,大腦就會拼命的反抗,想要保護它。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感覺到不自在,別扭,不舒服。
b.意識與無意識的平衡
人的大腦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無意識占其百分之九十五。無意識的使命就是維持現狀,拒絕變化。就算你的意識再想改變,只要無意識沒有接受,你就很難成功。因此,要想戒掉壞習慣,你要堅持到無意識將它認定為常態的時候才可以。
c.欲望和理性的斗爭
理性和欲望就好比是天平的兩邊,當欲望占上風的時候,理性根本不能與其對抗。就好比你為了減肥而節食,可是當你看到甜食的時候,你就會想象吃甜食的美好感覺,即便你的理性知道自己不該吃甜食,但也無法抵擋欲望的沖擊,只能乖乖投降。
當我們要戒掉壞習慣的時候,先不要盲目的制定計劃,而是要遵守三個原則:
a.一次只戒一個壞習慣
建筑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過一個重要的理論:“Less is more。”也就是說,少即是多。大部分的人在執行的過程中,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高估自己的執行力和自律能力。他們往往想一步登天,于是將多個目標全部提上日程,想要在短時間內一次性解決,結果顯而易見,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后就會以失敗告終。
我們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一次只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樣,戒掉壞習慣也是如此。
b.抓住中心點和瓶頸
中心點指的是戒掉壞習慣的有效點。
舉個例子。我的壞習慣是每天早上賴床,起不來。我要決心改掉它,從明天開始每天六點起床。可是,每天我依舊起不來,為什么?因為我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找到中心點。
要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必須要在前一天早睡。只要睡眠時間夠,到規定的時間時自然就能夠起來了。前一天早睡,保證睡眠時間是戒掉早上起不來這個壞習慣的真正有效點,也就是中心點。
瓶頸指的是集中于中心點時使問題產生的障礙。還是上面的例子,既然前一天早睡是中心點,那么,我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就要觀察,每天是什么事情阻礙我早睡的。那么,這些事情就是我執行過程中的瓶頸。
c.重視過程而不是目標
古川武士提出:“目標的達成是對結果的關注,而習慣的培養則是關注行動和過程。”
不知道大家有這樣的體驗沒有?本來執行的挺好,還完成了階段目標,可目標一實現后,反而沒了動力,造成反彈,直接回到“解放前”。
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只關注了目標而沒有重視習慣的養成。
就拿減肥來說,你的目標其實并不是這個月要瘦多少斤,而是將多運動,健康飲食的行為通過不斷的重復上升到無意識行為。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明白這些后,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戒掉壞習慣呢?
古川武士在《如何戒掉壞習慣》一書提出了很多好方法,在這里我說三個:
a.對要改掉的壞習慣做到“知己知彼”
當你列出你的壞習慣后,先挑選一個最想要改變的,然后去分析它。
明確它是什么類型的習慣,這決定了你需要花多少時間來將其改掉。
還要明白自己對該習慣是真的要完全戒掉,還是控制在一定的時間或量以內。
比如,賭博,抽煙這種習慣,是完全戒掉的。
而拿手機閱讀資訊,并不需要完全戒掉,而是要控制閱讀的時間。
b.明確習慣的中心點和瓶頸
比如,你要戒掉不愛看書的壞習慣。你制定了每天看書5頁的行動計劃,但一定要找到習慣的中心點和瓶頸所在。
要想每天完成看書5頁的計劃,就要給自己專門留出一段空閑時間,以供安靜的讀書。這是中心點。
自己在執行的過程中,要留意在執行過程中的障礙是什么,比如,自己在閱讀的時候,手機的社交軟件總會響起,然后就忍不住去看手機,接著就開始玩手機。那么,這個行為就是該習慣的瓶頸。我們在執行的時候,就要提前將手機靜音。完成計劃后再去查閱信息。
c.學會堅強痛苦的“替換”技術
有時候,我們沉迷于某個壞習慣,并非是因為其本身有多誘惑,而是因為它能夠滿足我們的某種需求。那么,我們可以學會“替換”技術,用同樣能夠滿足需求的,沒有負面作用的行為來替換原來的壞習慣。
比如,你沉迷于各種霸道總裁的電視劇無法自拔,這個時候強行讓自己不看它確實很痛苦。
那么,你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為什么喜歡看這種無腦的電視劇,你發現自己是因為無聊,想要打發時間。
能夠打發時間的行為有很多,比如,玩拼圖,看推理小說,畫數字油畫等等。
這些都要比看無腦電視劇健康的多。
3.
其實,每個人都有上進心。
只不過,人們雖然很焦慮,害怕被淘汰,但是真正愿意付出改變并且堅持下來的卻少之又少。
如果你有需要改掉的習慣,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如何戒掉壞習慣》這本書所講解的方法來試一試,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得自律,但是你可以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你真的會愛上愿意付出努力的自己。
謹記,時代拋棄我們的時候連個招呼都不打,而自律的人則永遠都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大家些許幫助。
我是time,只專注分享兩件事:一,自我提升;二,靠知識輕松賺錢。
本文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