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閨蜜贈,在公司因各種原因沒有打開閱讀。直到過春節,回到家,才打開閱讀。初一馬馬虎虎的把它翻閱完了。以此文向閨蜜致謝:
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奧,看的打瞌睡,沒自信說讀了這本書,在我的認知里讀書是個認真,投入的,的事。我沒有用筆勾畫,沒有查閱資料,字典。只能說翻閱這這本書,看了這本小說。有了以下想法:
女主特蕾莎的人生:
小時候:
她的人生經歷是缺愛的,缺正能量的,父愛的,母愛的,光明的。她只是因為一個意外來到這個世界,來的是這么輕(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么輕輕的來到這個世界,又回輕輕的離開。)這么荒誕。活在母親怪異,充滿抱怨,癡,自我毀滅,沒有羞恥的陰影下。只有書讓她感覺到了光的存在,希望。可是母親癡已經遺傳給她了,母親強行灌輸給她的女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犧牲再犧牲已經深入她的骨髓。
癡的日子:
她一直想逃離波希米亞(這個在她認知里無光,只有粗俗的母親,酒鬼的地方)。在那天托馬斯這個因六次偶然來到她的世界的男人。這個桌子上有書,與眾不同的陌生男人。讓她著迷,迷失,看到了逃離的希望,相信他是她秘密兄弟會的知音,兄弟。書,貝多芬的音樂,數字六,小公園的黃色長凳這些她自己腦補的信使給她了逃離,改變自己命運的勇氣。從此她成了她母親生命的延續:
幻想托馬斯她心中完美的另外一半,是忠貞于她的,她是托馬斯唯一,最后一個女人。(女性通痛,不知托馬斯是也凡人,也是自私,怕,恐懼沉重的愛。)——對托馬斯的了解越多,她痛了,做惡夢了,變了,和她母親越來越像。唯一的不同是她用她的軟弱,緊緊的鎖住了托馬斯(他的前妻是強勢的)這個凡人浪子的一只腳,讓他成了自己懷里的一只野兔。(是啊。女人是水做的,女人的眼淚能融化男人的鐵石心腸,女人的軟弱能讓男人停下腳步來保護她,停留在她身旁。)
車禍前夕:
卡列寧的離開讓她明白了她對托馬斯的愛是自私的,有求的(而男人總想改變女人,女人亦想改變男人)。托馬斯的兒子的來信開始讓她猜疑,當托馬斯給她說了是她兒子的來信,信上他兒子記錄的種種,他兒子的一些事情。她放下了她過去對托馬斯的種種猜疑。當她看到托馬斯笨拙的拆卸輪胎,她突然發現他老了,她明白了她一直是自私的,她一直在拖累他,騙取他,一直到托馬斯老了只能留在村子了。
她放下了,她悟了,,,,,,
重與輕:
緣分的起點我們看的重重的,我們這時活在我們的幻想中,幻想是美好的,容易讓人迷失的。可是劇終是出人意料的,是輕的。
我心里的重,你眼里的輕
你心里的重,我眼里的輕
20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