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流浪,拋卻一切顧慮,任性而灑脫。
稻草人直直地張著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著那一片金黃的麥田,當晚風拍打著他那單薄的破衣服時,竟然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來。
每個人生下來仿佛都背負著身邊人的各種期望。當期望變成一種責任,自由仿佛就被塵封在了心底。于是我們愈加羨慕那些擁有自由的人,他們追逐理想,灑脫浪漫,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
我從不敢大聲說:“我為自己而活。”那是一種自私的宣誓,一種殘酷的表白,一種不計后果而又不負責任的行為。
我怎么敢單單為了自己而活呢?我更是為了身邊無數關心照顧我的人而活。
三毛的任性出走在我看來,幾乎是叛逆和不孝的。我不能理解,一個女子怎么可以在親人的擔憂和勸阻下,仍然固執地選擇流浪。如果是我,就算再怎樣勇敢,也不會選擇流浪。
為什么流浪?流浪會找到理想嗎?流浪會忘卻煩惱嗎?
心里無數個疑愁,不知不覺,我隨著三毛的思緒來到了撒哈拉沙漠。
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遂,
閑依木仍鄰,偶似沙漠客。
曉耕翻露土,夜傍響屋羊,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皇。
撒哈拉到底是怎樣一個荒涼又神秘的境地,我未曾去過,所以無從所知。但是通過三毛的文字,我仿佛身臨其境般地見識到了那磅礴而厚重的領域。
低空中盤旋的橘紅色飛碟,沙漠中出現的海市蜃樓,瘋狂而熱情的丹納麗芙嘉年華會,神秘而悠遠的口哨之島拉歌美拉……古怪的女巫,可憐而孤獨的鄰居老人加里,以及與三毛一起流浪的伴侶荷西。一切都是鮮活而直觀的。
在這里,三毛見識到了不同的人生,領略到了不同的風土人情,看到了更廣闊的風景。
我仿佛隱約知道了三毛為何對流浪如此癡迷,那是一種對幸福和自由的追逐,將人生活成一個充滿未知和樂趣的夢。
我喜歡三毛筆下狂熱的丹納麗芙,我羨慕這里灑脫而恣意的居民,他們仿佛本身就帶著狂歡的血液和熱情,恨不得將自己也化成一團火焰燃燒;他們懂得享受和熱愛生命,毫無保留地坦誠心靈。
“在以前,我總將人性的光輝,視為人對于大苦難無盡的忍耐和犧牲,而今,在歡樂里,我一樣地看見了人性另一面動人而瑰麗的色彩,為什么無休無盡地工作才被叫做“有意義”,難道適時的休閑和享樂不是人生另外極重要的一面嗎?”
開放的婚姻,愛與自由同樣重要。
在我看來,愛不是捆綁,婚姻的背后,愛與自由應該同等重要。
每個人的心房,都應該留有一個自己的角落,這個角落是我們心靈的獨白,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哪怕夫妻都應該保留一點兒私人的空間,可以讓心靈偶爾的孤獨。
我看了米蓋的故事。看到他因為妻子貝蒂的管制失去自我,變得畏手畏腳,低聲下氣,老氣橫秋,看到他口袋里羞澀地一分錢都拿不出來,我就覺得心中一陣酸澀。
婚姻不愛這樣,而總有人卻不自覺地選擇了這條路。就如荷西所言:“米蓋沒有了,在他去貝蒂的那一天開始,他已經死了。”從此之后,他只叫做貝蒂的丈夫。
我知道,親愛的三毛是熱愛自由的,她不被愛情包裹,勇敢地追求靈魂的自由和旅行,而荷西亦是如此。下輩子就是別人的了,誰想要和同樣的人再過一輩子呢?再說哪有什么下輩子啊。我好喜歡荷西說的這些話,多么坦誠兒直白。
愛情不需要海誓山盟,婚姻更多的是一些瑣碎事情的總和。
不必將愛情形容的多么高尚潔白,我們窮其一生,不過是希望找一個順眼的人,結伴一塊走完人生。
三毛,浪漫而勇敢的三毛,活成了我最喜歡的樣子,讓我有勇氣嘗試著做一個真性情的女子。
從此,不去流浪,心也亦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