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人們需要被包容的感覺
No.1401面具不知不覺在你的臉上(P156)
O知:戴上面具(扮演某個角色)會對我們形成局限:深植于避免恐懼或痛苦之中;阻礙我們與他人真誠互動
R感:這是我們現在的溝通中常有的事情
I悟:在我們的不斷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我們必須學會口不應心,學會順從,戴上面具才能更好的獲得資源,獲得關注,獲得贊揚。在這日積月累的環境中,我們將恐懼、痛苦、真誠都留給了自己。
D行:從一直和家人真誠,放下面具開始。
No.1402不當角色破壞力(P158)
O知:電影《霹靂上校》說明了不當角色的破壞力。海軍飛行員布爾.米徹姆對自己的孩子像對士兵一樣訓話,他稱他們是豬……瑪麗安說:“特斯拉”。
R感:奇葩、怪獸
I悟:4D中還是會存在我們應當在某些環境下做某些事情,這就是社會背景。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要做不同的事情,這才是4D的真髓。在家里和在工作場合,言談舉止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D行:包融不是在不同場合說一種話,而是在不同場合遵循不同場合的磁場。
No.1403考慮周全也是一種包融(P160)
O知:如果你老板邀請所有人去參加一次重要的會議,唯獨沒有請你,你會怎樣?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安排都會令人傷心。
R感:有可能我要被解雇了
I悟: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不是要被解雇的節奏就是要你被排除在外了。要知道現在的郵件組、工作組隨處可見,都是一視同仁的。
D行:考慮周全,在某些重大會議上不能漏掉任何人,哪怕是你覺得無關緊要的人,除非你想要做點什么。
No.1404包融要適度(P160)
O知:過多包融不一定更好,我們尋求的是周全而適當的包融:首先不傷害他人,其次注意聆聽。
R感:好有道理,過度就會養成溺愛
I悟:包融和縱容有時會分不清,所以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先是不傷害他人,然后注意聆聽。
D行:包融適度。將2個方法應用于實踐中:不傷害+聆聽。
No.1405包融的方式(P162)
O知:試著用肯定的語氣說:“我有15分鐘可以和你談談”而不是用否定的語氣表達:“我只有15分鐘實踐和你談。”同時注意你的身體語言,不要隔著桌子跟人說話。
R感:真有這么大的差別?
I悟:回想和團隊的溝通,在打造團隊之初確實做到了如此,可能也是基于此才能打造出一個團隊。閉上眼睛感受下,好似2個場景確實不太相同。
D行:用肯定的語氣代替否定的語氣,注意肢體語言的真誠。
No.1406讓別人容易包融(P163)
O知:最后,通過感激他人的包融讓別人能夠比較容易地包融你,這很簡單,你只需說:“謝謝你在這個決定中這樣包融我,我很感激你給我這個做貢獻的機會”。
R感:語言的退步,對于我不太容易說出口
I悟:有時關鍵詞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當聽到包融對方的反應有可能會泛起關于包融的動作、場景,引起回憶,做出包融的回應可能性加強了。
D行:真誠找到可以感恩的,感謝對方對我的包融。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