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很多父母會問,孩子學畫畫學這么久都學了什么,每次看孩子作品都是一個樣,看不出來好壞。也會經常聽到家長評價孩子作品時說,畫的是什么啊一點都不像。你畫的人怎么一直都是這個樣,能不能換換。
? ? ? 《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一書中,作者從兒童的心理和生理全面發展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分析孩子自然繪畫所隱藏的寶貴信息,幫助父母正確認識孩子的繪畫作品以及孩子作品背后所蘊涵的價值和意義。
? ? ? ? 孩子的繪畫作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讓孩子通過視覺感知在大腦形成印象再通過手繪出來的。通常家人所謂的會畫畫就是畫一些很像的畫,可在孩子們的世界里,繪畫是肢體語言的一種,孩子的胳臂還沒有發育到像成人那樣成熟可以把手中的畫筆控制的形影自如,所以才會有兒童歪歪扭扭的作品,但這些都是孩子們想要表達的內容。
? ? ? ? ? 孩子不能用語言來充分表達,又不能靠書寫文字來表達,他們是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現,無論畫的好壞,成人都應該首先傾聽孩子在繪畫中想要表達的東西,理解她們所要講述的內容,所以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
? ? ? ? 孩子在九歲之前如果過分教孩子畫形象,畫形象給孩子看,指導孩子用色,讓孩子全部涂滿顏色等等,都是拔苗助長的行為,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
? ? ? ? 繪畫需要五種基本能力:動手能力、眼鏡的協調能力、語言能力、情感和熱情、社會能力。通過繪畫,這五種能力也能夠得以進一步地發展。但是,教孩子畫形象,會逐漸阻礙這些能力的發展。
? ? ? ? 如果教孩子畫形象,孩子就無法通過手的自由運動感受自己給外面世界帶來變化。孩子無法發現通過什么樣的手的運動,畫出什么樣的線條,同時也就失去了這種發現的樂趣。沒有樂趣,孩子也就失去了動手的愿望。其次,教孩子形象畫,語言能力也會遭到打擊,語言的作用就是讓腦海中能夠浮現不在眼前的事物,當事物被大人或老師用規矩的形象來灌輸給孩子時,孩子的繪畫方式就被改變成否定語言作用。
? ? ? ? 一副孩子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動或是想法而畫的畫,即使在技術上還未成熟,也能夠傳達到欣賞者的內心深處,而繪畫者本人從內心深處希望表達的愿望也得到滿足。
? ? ? ? 一歲左右的孩子都好奇拿筆去亂涂亂畫,這個時期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手的運動軌跡,孩子能夠出現“涂鴉”的行為,首先要能夠以肩做軸心,帶動檢和手臂上下左右的運動。當手能夠做這樣靈活的動作時,孩子才能畫出清晰有力的線條。這個時期的繪畫要點就是讓孩子充分地涂鴉,不要給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畫形象。
? ? ? 到兩歲的時候,孩子已經能用手指尖來捏東西?!澳蟆辈皇呛唵蔚挠檬治兆?,而是要把意識集中在手的末端。這就意味著,手的功能的成熟過程是從肩到肘,從肘到手腕,最后從手腕到指尖。這不僅需要手的功能,還要加上眼睛的功能。手的功能配合上眼的功能后,孩子開始能夠預測、判斷所畫的線條走向。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 ? ? ? 三歲時孩子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地去畫畫,也就是有目的動手畫畫,孩子腦海里首先浮現想要的東西,隨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動手畫畫。盡管還不能話具體的形象,但孩子把圓圈當做要畫的東西,一個又一個地畫著圓圈。并且三歲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并能夠用表正的手法表現自己周圍的人們。用極具表征的手法表現現實生活事物的線條,是三至四歲兒童繪畫的顯著特征。因此,這個年齡段的繪畫也被稱為“表征主義時代”。
? ? ? ? 四歲前后,孩子開始憑印象畫畫,也從頭部人像到頭足人像過渡。這個時期家長應該尊重孩子好不容易從自己認識中獲得的表達形式,不應該干涉孩子的畫面。如果這個時期成人教孩子如何畫畫,就是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甚至是挫傷了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成人如果這樣做就是阻礙了孩子成長為人的最重要的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沒有比這更嚴重的罪過了。此時期也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畫畫的內容,并且結合腦海中的印象,畫出多少有點兒像樣的形象來。孩子想要畫出來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實,即孩子內心的真實。四歲半后的畫,看起來就像商品目錄一樣雜亂無章,排列事物的羅列表達形式。還有把時間的流逝在同一畫面,同時表達出來的方式我們成為同存表達。后期頭足人像也會像頭體二足人的轉變,這個時期應注意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廣交朋友、盡情玩耍。
? ? ? 五歲時孩子并不是把經歷過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樣子畫出來,而是把感興趣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認識畫出來,這個時期我們稱之為“感覺的寫實主義”。基底線成為了把事物之間的關系轉換至二維平面世界的秩序建立的基礎。從四至五歲的商品目錄式羅列(一維空間的并列表達方式),開始過渡到了“系列化的表達方式”。此時期家長可以多問孩子,“誰?在哪里?在干什么?”為了孩子能畫出更多的故事情節,家長請盡量去豐富孩子的生活吧。孩子基本可以用繪畫表現對故事的印象,所以請多給孩子講故事,一旦孩子成為一個愛聽故事的孩子,他就會成為愛畫畫,愛講話,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
? ? ? ? 六歲的孩子堅決地使用利用基底線建立事物秩序的方式,培養六歲孩子的繪畫能力時,不可忽視的是圖案紋飾的繪畫。這種把事物抽象化、圖案化的能力是書面語言(文字)的基礎。六歲后期孩子能用透視畫法畫出現實所看不到的情景,比如畫出地面下生長的蘿卜土豆,這就是感覺寫實主義的一種傾向。這個時期注意不要用畫得好、畫得不好來評價孩子的畫,重視和孩子之間的談話,多問孩子畫里面的是水、在哪里、在干什么等。把有趣的生活經歷作為繪畫的主題讓孩子畫出來,讀繪本給孩子聽,講民間傳說或自己記憶中的故事給孩子聽,時常讓孩子把故事畫出來。
? ? ? ? 七八歲時期,基底線轉變為水平線或地平線,畫人物時開始從正面、側面、背面三個角度畫人物肖像。此時要注意孩子的畫逐漸變得讓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體會孩子的心情,仔細欣賞孩子的作品。
? ? ? ? 九歲左右,孩子開始按照親眼所見來畫,孩子的畫開始變成成人畫的趨勢,稱為“視覺的寫實主義”。這個時期應注意,當孩子對畫畫很著迷的時候,成人不要過于計較他的寫實能力?對孩子橫加干涉是沒有用的,不如和孩子一起動手吧。可以借家庭旅行的機會來一次親子寫生,或是和孩子一起坐賀年卡片,和孩子共同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