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理財
實現財務自由,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在我們固有的思維里,覺得財務自由是年薪百萬或成功人士才能擁有的特權,其實不然,能否實現財務自由,跟收入多少沒有很大的關系,如金文《哈佛財商課》里面講的拳王邁克.泰森,擁有3至5億美元的財富,因為沒有合理的理財規劃,最終落魄收場。
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我的一個表弟,高中畢業后就走入社會,剛開始的時候,月薪就只有幾百到一千的樣子,那個時候,基本就是入不敷出,后面自己開服裝廠,由于起步早,那時候賺了不少錢,但因為缺乏基本的理財思維,又加上平時大手大腳習慣了,就算年收入百萬,后面工廠急需一筆二十萬的資金,都只能通過銀行貸款。
所以,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不管收入多寡,存在財務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缺少理財意識和知識,看那些真正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他們無不是懂得金錢的規律,知道怎樣讓錢為自己工作,讓錢生錢,正如李笑來老師說的,我們要學會擁有“睡后”收入。
我們認真對待金錢,金錢也不會辜負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不會賺錢不是你的錯,但對金錢不負責就是你的不對,金文的這本《哈佛財商課》,凝聚了百年哈佛的經驗和智慧,告訴了我們理財的重要性,以及普通家庭怎樣做好理財規劃。我們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意外或緊急需要錢的時候,尤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金錢規劃,遇到緊急情況,我們就會手足無措,到時這錢不單單是錢,更可能是人命。所以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應該去理財,學會去讓財富去增長財富,我們認真對待金錢,金錢才不會辜負我們,也才能為自己和家庭筑造一道經濟壁壘,也讓自己早日實現財務自由。那么,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實現財務自由,過上我們理想的生活呢?
這幾步,讓普通人擁有完善的理財體系
通過閱讀完金文的這本《哈佛財商課》再加上平時閱讀所有理財類書籍總結出來的經驗,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意識和觀念決定行動
都說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思維和信仰,只有你意識和相信理財的重要性,你才會跨出第一步,正如夢想領讀會鏡姐經常說的一句話,“人們只會做我們相信的事,你相信什么,你的生命里才會出現什么”所以,理財先理腦,我們的理財意識和觀念,是我們走上理財路上的第一步,并且這一步越早邁出越好,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而理財也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經濟學上的“復利”效益,而要想這個復利發揮最大作用,它的一個基本要素就是時間,時間越長,復利就會產生你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儲蓄,做好理財的蓄水池
儲蓄可以說是所有理財的基礎,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選擇的理財方式,哈佛大學在經濟課上也著重強調了儲蓄的重要性:“每個月先儲蓄工資的30%”也許我們有些人首先做不到儲蓄30%,但10%、20%也是沒問題的,我們關鍵是要有儲蓄這個意識,而不能當月光族。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非常富有,有很多人向他詢問致富的方法。這位富翁就問他們:“如果你有一個籃子,每天早上往籃子里放10個雞蛋,當天吃掉9個雞蛋,最后會如何呢?”提問者表示get不到:“這是讓我多買雞蛋的意思么?” 富翁笑著說道:“致富的首要原則就是在你的錢包里放進10個硬幣,最多只能用掉9個。”
這個故事說明了理財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則,我們稱之為“九一”法則。當你收入10塊錢的時候,你最多只能花掉9塊錢,將那一塊錢“攢”在錢包里。記住永遠要給自己留一分余地。牛市中不乏借錢調動杠桿的投資者,最后把自己逼到了絕境。所以,哪怕你只收入一塊錢,也要把10%保留起來,這是理財的首要法則。你千萬別小看這一法則,它可以使你家的水庫由沒水變為有水,從水少變成水多。
三、?記賬,做到收支有數,心中有底
只有堅持記賬,我們才能做到收支有數,心中有底,才能杜絕過度消費,控制債務負擔。也許現代人都覺得社會壓力大,瑣事繁多,根本沒有心思和時間記賬,覺得記賬是那些空閑人士做的事情,其實不然,我們熟知的魯迅先生,就習慣常年記賬,他的日記,除了人情往來,主要就是記收支賬目,高曉松曾在節目里說這樣評價魯迅:“魯迅先生,雖然不做生意,但是他的日記里有他的手賬,每次掙了多少錢,全都記得清清楚楚,所以魯迅先生這二十幾年的日記,也可以當成一個民國的頂級知識分子的收入和支出賬來看。
四、閱讀學習,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
學習,可以說是我們一生中想做成功任何事情的基礎,想要通過投資理財,實現財富自由,更應該多閱讀多學習,除了學習一些好的理財方法外,還有通過學習,打造自己的個人能力和品牌,提升自己的認知和邏輯知識體系,因為你的財富,就是你認知的變現,只有足夠多的現金流,你才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理財事業當中,你才能早日實現你的財富自由之夢。
我們熟知的股神巴菲特,被合伙人查理芒格稱作為移動的圖書館,并且巴菲特本人也說,他見過的所有成功人士,沒有哪個是不閱讀的,所以,我們要保持終生學習的習慣,讓學習和不斷提升的認知,為我們投資理財保駕護航。
五、規劃和布局我們的理財方案,讓理財進入一個正向循環
學了再多的理財方法,如果不適合自己的,那就不是好方法,要想投資理財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就要學會規劃和分配自己的資金,你每月工資多少用來生活開銷、多少用來儲蓄,多少用來投資理財,你投資哪種理財產品,是股票、基金、黃金、保險?這些理財產品,你打算各投資多少錢等等,因為投資之事本就復雜,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清晰的方案,只有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我們才能真正做好理財。
讓我們馬上行動,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除了拼智商和情商,更是一個拼財商的時代,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要想過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更應該正視金錢,學會怎樣錢生錢,雖然人生幸福與否,并非只能用金錢衡量,但活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往往無法擺脫堅實的物質基礎。理財沒有早晚,認識最重要,學會是關鍵,行動是根本。同時理財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計小、不貪大、不急躁、不拖延、不冒失更不盲目,并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讓錢為我們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