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看看當前填報志愿的方式:目前各省一般都分成了幾批志愿,每批一般可以報5個左右的學校(有的是平行志愿),每個學校內部可以報5個左右的專業。學生一般都是利用網絡填報志愿,這相對于20多年前自己手工填報志愿來說,學生的選擇已經很多了,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在招生過程中,我們還是經常碰到一些情況,比如學生經常擔心如果在一個批次中填報的5個學校都沒有被錄取,究竟會調劑到什么學校去?在同一個學校中填報的5個專業如果都沒有被錄取,究竟會調劑到什么專業去?還有的同學說,我希望首先選甲校a系,然后選乙校a系,然后再選甲校b系,可是現有的志愿填報方式不支持這樣填寫。
因為不需要學生臨時選,而是計算機自動匹配,所以時間可以大大縮短。還以河南為例,70萬考生,就算每人需要1秒(實際上會更快),全部匹配完就需要8天,要遠遠少于現在的高考錄取時間。而且,理論上可以讓每個考生盡量滿意。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業務流程再造
毋庸置疑,現在整個社會都認同信息技術對許多行業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我們真的進入了信息時代。不過,我認為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中,到目前為止至少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將傳統業務信息化,比如原來我們都是交一個紙的表,現在改成電子表格,可以用E-mail或者在線直接提交;第二個層次,不僅僅將傳統業務信息化,而且要根據信息技術的特點和環境的變化,對業務流程進行再造。比如,不僅僅滿足于將紙表變成電子表格,而是要重新考慮,為什么要填寫這個表格,可以不可以不填寫,如果一定要填寫,是否可以換一種方式?
真心希望在以大數據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高考改革越來越合理、越來越人性化,祖國的教育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創新人才越來越多。
Sou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