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步三算的諸葛孔明
? ? ? ?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是漢高祖劉邦對于謀士張良的評價。但是在我看,這句話用在諸葛亮身上也是再合適不過的。天下如棋,諸葛亮就是那一步三算,運籌帷幄的傳奇。???
? ? ? ? 作為蜀國的軍師,諸葛亮一次又一次地出謀劃策,輔佐劉備征戰四方,捷報連連,取得了三足鼎立之勢。故而,諸葛孔明之名便聞達于諸侯了。可是,諸葛亮本來只想在隆中隱居,躬耕于南陽,奈何劉備聽了徐庶的推介“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決定三顧茅廬才打動了他。這也是再諸葛亮的算計之下:如若劉備一次登門就能見到他,便少了神秘感,也許會導致諸葛亮追隨后不被重用,畢竟太過輕易得到的東西總不被重視;假使劉備二度拜訪就請走了諸葛亮,可能認為試探的程度還沒夠,難以判斷劉備是不是誠心誠意要請他出山打天下;到了第三次光顧,諸葛亮不敢推脫不在家了,便以午覺為由讓劉備等候,爾后請劉備進門暢談天下局勢,表示出自己雖居于家中卻深知外界之變,讓劉備相信了自己的才能。為了走好追隨劉備這“一步”,諸葛亮深思熟慮了“三算”,才下好了“棋”。
? ? ? ? 無獨有偶,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三算”也是精妙無比的。一算天時:諸葛亮在戰前預料到了交戰當天會有東風和大霧;二來算了地利:交戰時候諸葛亮在船內,曹操在岸上,所以箭不會傷到士兵;三算便是人和了:諸葛亮了解曹操多疑謹慎的性格特點,斷定他會放箭而非出兵,再者也得到了魯肅的幫忙。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三算”,諸葛亮便走好了借箭的這“一步”,下了一手好棋。
? ? ? ? 諸葛亮連給趙云的錦囊妙計,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三算”,故而在劉備去吳國聯姻時有三個錦囊。其一便是劉備去見喬國老,使孫權招親之事東吳皆知,諸葛亮算準了讓孫權無法收回招親的話,使之覆水難收;其二是用曹操要報赤壁之仇而攻打荊州的謊言,騙沉浸于溫柔鄉的劉備回蜀國,諸葛亮算好了劉備可能會呆在東吳不舍得回去,可見諸葛亮對于世事人心的掌控;最后一條是讓孫尚香擺平阻止劉備回蜀國的東吳追兵,可以看出諸葛亮算到周瑜會阻撓劉備回去。又是為了走好“一步”棋而精心謀劃的“三算”,雖遠在蜀國卻對東吳運籌帷幄,諸葛亮真是可怕的足智多謀啊!
? ? ? ? 還有很多類似的布局,只要諸葛亮出謀劃策,就一定會三思三算,才能取得空城退敵、七擒孟獲,舌戰群儒等的成功。
? ? ? ? 在作者筆下的諸葛亮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被描寫成了幾乎于半人半仙的人物。的確,遇事能沉著冷靜地分析,更能夠結合各種因素進行判斷、思考是諸葛亮過人的優勢。人生如棋,落子無悔,當然也要向諸葛亮學習——“一步三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