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要去維加斯。”
“我要去圖森。”
“好啊,那咱倆搭個伙兒唄,順道。”
說罷這話,她倆天各一方,再沒見著面。
想要去維加斯的小玉兒嫁到南方,在細雨蒙蒙的春天里生下了個可愛的寶寶,此后的生活周轉于奶瓶和尿布之間。
想要去圖森的泥娃兒流落江北,時而在地鐵口彈吉他,時而去蛋糕店收銀。“我再不能打籃球了。”每次經過馬路小學,看見里面瘋跑的小孩子,她心都要念叨一遍,“否則隨便收拾你們幾個小崽子。”
南方的小玉兒總是對著搖籃里熟睡的寶寶說:“娃兒娃兒快長大,長大了媽媽帶你草地上踢球去。”
小玉兒沒有說她為什么想要去維加斯,泥娃兒是搞不清楚自己干嘛去圖森。
圖森只是一個地名吧,在沙漠里,有仙人掌。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關于仙人掌為什么叫仙人掌,泥娃兒有個好玩的猜想。曾經,那些仙人掌都是能吃能動的凡人。他們向往長生不老,希望得道成仙。后來,他們隱居在山里,終于扎下根來,身上長滿了刺,只需要很少的水就能活,維持了很長很長的壽命,沒有同伴,沒有親人,矗立到地老天荒。
這就是要去圖森的理由嗎?甩甩頭,泥娃兒驅走那個地老天荒的仙人掌意象。還有壁虎呢,有蘆薈呢,有小黃花呢,圖森又不是僅有仙人掌。
維加斯也在沙漠里,維加斯也有仙人掌。但這不是小玉兒想去維加斯的理由。她想要去找大玉兒,那個嫁到賭城的姐姐。嫁人之后再無音信,甚至外甥出世也不道個喜,這是什么樣的家人啊!當年小玉兒說搭伙同去的時候,是想看看姐姐燈紅酒綠的生活,如今卻只想出這一口不平氣。姐姐曬在朋友圈的照片她硬是一個都不點贊。
泥娃兒和小玉兒偶爾在網上聊會兒天,說起當年在石頭城瘋玩的日子。
“又到梅花節啦,南方沒得梅花看吶。”
“嗯,江北也沒有。只好再過幾個月看櫻花去。”
“蛋糕店怎么樣,有沒學到幾手?”
“沒有啦。只想攢夠錢去報咖啡學校。”
泥娃兒本來也以為自己會定居石城,后來卻沿江而上。到了江北,登樓望湖,不過如此,便覺無聊。一次湖邊夜游,遇上一家小小咖啡館,天天去飲。喝上了癮,把身上盤纏耗光了,才打起了開間咖啡店的主意。碰巧業內達人在江北開辦咖啡學校,攢錢報名成了泥娃兒的新目標。
她們都沒再提維加斯/圖森的事。
在那遙遠的,烈日炎炎的沙漠里,仙人掌兀自矗立。時而一輛越野車揚塵而過,大玉兒的長發飄揚在干燥的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