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到一個職業技校為孩子們講職業規劃課。班主任看起來比孩子們大不了幾歲。上課開始了,班主任大聲“命令”學生把手機放到教室左邊墻上一特制的透明柜子里。孩子們不太情愿地起身離坐去放手機。這時班主任小聲對我說:“不好意思,技校學生普遍自律性都比較差,所以必須采取這種強制措施來讓他們集中精力聽講?!?br>
據了解,目前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收的是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即初中畢業的學生,一般4-5年學制,與高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知識文化教育不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主要學習的是職業技術。畢業后成為社會中最基層一線的崗位從業者。相對于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學生,他們起點低、基礎文化水平較低,學到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在初中階段,一般成績好點的學生都考上高中進而走高考這條路傳統的讀書之路,如果考不上高中,則不得已選擇進入職業學校學習幾年,畢業后找份謀生的職業。
這一群孩子,無疑是被社會貼上了“輸在人生起跑線”的標簽。在幾年的學業生涯中,許多孩子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學習上,而是放在了兼職賺外快上,而這種兼職多是一些低門檻的小時工,如連鎖餐廳服務員。孩子們為了賺那點零花錢,把最應該花在學習上的寶貴時間給浪費了,因為就業后,再沒有多少大塊的時間去學習。
面對這一群很快就要走出校園、經歷社會殘酷競爭的孩子,提前進行職業規劃確實是很有必要的。離畢業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我給到他們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第一,爭分奪秒,重新整理一下在職業技校幾年時間里所學的專業知識,查缺補漏,在最后一個學年,對于薄弱點進行強化提高,提高學業成績。因為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在校學業成績以及取得過的獎項會是一個重要的考察點。
其次,如有空閑時間,重點關注在社會上能夠產生實際功效的技能上,如,車牌、電工證、常用電腦軟件系統的操作等技能,一些必須持證上崗的職業證能夠考證的話盡量考取,在同等條件下求職時會更有優勢。
第三,職業技校畢業生因基礎知識文化較薄弱,普遍在口頭表達、文字寫作、邏輯思維、歸納總結方面存在短板,這是無論在求職環節還是今后的工作中PK不過全日制大學畢業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業余時間多讀書,多積累沉淀文化知識,少去外面做低門檻的兼職。
最后,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人生很漫長,至少要用100年的時間長度去規劃人生,即便是暫時“輸在了起跑線”,但逆襲并非不可能,文憑并不能代表一切,用人單位重視的是文憑背后體現出來的個人綜合能力素質,所以關鍵還是你要有真正的實力,而這種實力通過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