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我站在天堂門口
有個人在一張名單上找我的名字,卻找不到
“你說你叫什么來著“
“1900”
“尼曼 南丁格爾 奈斯托克 尼德丁……”
“先生 是這樣 我出生在船上“
“你說什么“
“我生于船 長于船 死于船 所以那上面可能沒有我的名字“
“是嘛 船失事了?“
“不是 是被六噸半的炸藥炸飛“
“你現在感覺好點了么?“
“挺好的 就是缺了一只手臂“
“手臂?“
“對 爆炸時炸飛的“
“嗯 你去那邊應該能找到一只“
“你缺哪只手臂來著?“
“左手臂 先生“
“真是太抱歉了 我們這兒好像只有兩只右手臂 你介不介意…“
“什么”
“拿一只右手臂來頂一下?”
“好吧 說起來有只右手臂總比沒有好吧”
……
嘿 麥克斯 想象我用兩只右手能演奏出怎樣的音樂 希望那上面有鋼琴
在往返于歐美兩地的郵輪Virginian號上,1900年的第一個月,鍋爐工丹尼在頭等艙撿拾煙頭時在鋼琴上撿到了一名棄嬰,起名叫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00。小1900是全船船員的寵兒,在丹尼老爹的照顧下幸福的成長。1900八歲時,丹尼在一次事故中不治身亡,1900再次成了一個孤兒。在丹尼的尸體被投向大海時,頭等艙傳來了音樂,這是1900第一次聽見音樂。
失去丹尼老爹的1900待在底倉里時常對著海面發呆,沒有國籍、沒有出生日期、沒有家人的他對于這個世界來說壓根不存在。一次無意中,1900不小心闖入了頭等艙。頭等艙中歡騰的樂曲吸引了1900的注意,隔著一層玻璃小小的1900將目光定格在了鋼琴上。
在一次靠岸中善良的船長冒著被指控誘拐兒童的風險寫了一封私信想把1900送入州孤兒院,讓年幼的1900過上正常的生活,但這時的1900已經將Virginian號看作自己的家。為了不讓警察將自己從船上帶走,1900躲了起來。22天后的深夜,全船的人都被一陣極優美卻又從未聽過的鋼琴曲吸引,聞聲而來的眾人只看見從未學過鋼琴的1900坐在鋼琴前輕搖著小腿,隨意的彈奏著,音符從他的指尖自然的流出。人們沉醉于小1900的樂曲中,震驚的史密斯船長穿著睡衣一步步的走到1900面前,在想了一堆問題后,卻只刻板的說出:“1900這是完全違反規定的。”“Fuck zhe regulations!”生氣的1900這樣回到。整部影片從這里開始1900覺醒了他的鋼琴天賦,這位音樂奇才即將開始他極富爭議的一生。
時間飛逝1900長大了,而年輕的麥克斯·圖尼也憑其出色的演奏成為了Virginian號上的小號手。在風暴交加的夜晚,巨型油輪在一望無際的海上隨風飄搖,剛來到船上的麥克斯嚴重暈船。狼狽的麥克斯在走廊上偶遇散步的1900,1900優雅的帶著搖搖晃晃的麥克斯來到宴會大廳的鋼琴前,并讓麥克斯解開了鋼琴的固定器。鋼琴跟著船的節奏,船跟著大海的節奏,在豪華空曠的宴廳中,在鍍金的法式地板上來回穿梭,1900則坐在鋼琴前即興創作了一首華爾茲舞曲,帶著坐在身邊的麥克斯與海共舞,這也成為了這部電影的經典一幕。
最終,他們沖破落地窗,滑過走廊,直接撞進了船長的房間,受驚的船長罰他們去鏟煤,也正是這段經歷促使1900與麥克斯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在頭等艙演出時,1900總愛隨性創作,這讓小提琴手眉毛哥傷透了腦筋(電影原聲:Nineteen Hundred's Madness N.1)。但只有在三等艙,1900才會彈出屬于自己的音樂,人們也總是會把他圍的水泄不通,甚至有參議員委屈自己坐三等艙只為聽到1900的音樂。(電影原聲:Study For Three Hands,Danny's Blues,Tarantella in Third Class)即使在使人忘卻煩惱的樂曲也總會屈于現實的欲望,前一秒大家沉醉于音樂中,下一秒這些追夢客也會在“America”的尖叫中一哄而散。
人們對1900從不上岸感到奇怪,當一次郵輪靠岸時麥克斯向1900提出了這個問題。1900的回答是:“我覺得你們陸上的人浪費了很多時間琢磨為什么。冬天到了,就急切地盼望夏天。夏天來了,又擔心冬天將至,所以你們永遠不厭煩旅行 ,總在追尋遙遠的四季如夏的地方,我覺得這種地方根本找不到。“在這里其實1900并不能真正回答麥克斯的問題,這時的他也很迷茫,他還不明白自己內心深處渴求的是什么,他苦尋自我但卻總是得不到答案,但對1900來說習慣已成自然,他不愿舍棄從出生后就一直與他相伴的船與海,對1900來說船就是他的家,他不敢輕易的上岸去尋找內心的答案。
影片在68分鐘時,月色下的1900一人在三等艙內迷茫的彈著鋼琴思考著自己的心事(電影原聲:Nocturne With No Moon),結識了拉風笛的流浪大叔。大叔的境遇與1900相似卻又比他悲慘的多,大叔對1900說出了自己的過往,曾經方寸土地即是世界的大叔在經歷了一系列的不幸后,被迫走出了自己的世界,當他來到海邊時,大叔聽見了大海的聲音終于從內心終日的徘徊中走了出來,踏上了一個人孤獨的旅途。大叔真摯的告訴了1900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改變生活,重新開始。大叔的故事給1900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觸動,對陸地也產生了一絲向往。
一等艙里的各色人,謀殺親夫的老女人、沉溺于回憶卻對現實無能為力的中年人、看破紅塵的妓女、期待艷遇偷禮服混到頭等艙的偷渡客,通過人們流露出的種種跡象,1900好像總能看懂每個人身上的一切印記,1900通過這些靈感,用音樂演繹了眾人的內心世界。
1900出神入化的琴技隨著郵輪上乘客的口口相傳,最終傳到了自稱發明了爵士樂的黑人杰利的耳中。杰利來到Virginian號上向1900發出了挑戰。對這場比賽1900不在意輸贏,純粹的他只想聽聽自稱發明了爵士樂的杰利的鋼琴聲。
“你就是發明了爵士樂的那個人嗎?”
“大家都這么說。你就是那個屁股下面不是大海就沒法彈琴的那個人嗎?”
“我自己這么說”
第一場比賽杰利把一根點燃的香煙放在鋼琴邊,當他彈完一曲,香煙正好燃燒到琴邊,而1900只彈了一首《平安夜》,這讓杰利大為惱火。第二場比賽時杰利彈奏了《the crave》,黑人的辛酸經歷都融合在了音樂中。杰利琴聲中包含的過往觸動了1900的內心,1900淚流滿面。輪到1900時,在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改良后再次演繹了一遍《the crave》致敬杰利,一曲彈完1900高興的向大家揮手,在場的觀眾卻唏噓一片。杰利誤以為1900彈奏相同的歌曲是在嘲諷自己,第三場時杰利將鋼琴當成了炫技的工具,這激怒了1900,憤怒的1900向麥克斯要了一支煙,開始了自己瘋狂的表演,快速的彈奏讓1900彷佛出現了四只手(電影原聲:Enduring Movement)。一曲結束大廳里所有的人都陷入石化狀態,接著1900竟然利用琴弦的高溫點燃了香煙,1900拿著燃著的香煙面對眾人,走到杰利面前,將香煙放入已經完全驚呆了的杰利嘴中,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一刻的1900宛如鋼琴之神,舉世無雙。1900贏了,杰利黯然的離開了郵輪。
比賽后的1900名氣越來越大,最終吸引了唱片公司,在錄制唱片時1900看到了窗外的少女,瞬間1900就被這位美麗的姑娘迷住了,他的音樂變的婉轉而纏綿,在女孩走向另一個窗戶時又變的悵然若失。看著駐足在船邊望著大海的女孩,1900的琴聲愛慕中透露著憂傷。
當1900知道自己的琴聲會被印制成百萬張唱片時,1900慌了,這位鋼琴的天才在面對自己的心上人時害羞的像一個孩子,一個被偷窺了內心的孩子。1900搶走了剛剛錄制完成的唱片,他想將這張唱片送給自己心愛的女孩。在一次嘗試的過程中,1900雖然沒有成功將唱片送到女孩的手上但卻得知了這個女孩正是拉風笛大叔的女兒。
失敗的當天夜晚,1900進入了女孩睡覺的船艙,偷偷的吻了熟睡中的女孩。到了美國,郵輪又要靠岸了,1900看到在人群中穿梭的女孩,他追上去問她是不是去尋找父親,1900告訴了她當初自己和她父親相識的經過,女孩上前吻了1900,當1900準備把唱片送給女孩時,女孩卻被人流帶走唱片再次沒有送出去,被人流逐漸帶遠的女孩告訴了1900自己居住的地址,希望1900去找她。回到船上的1900掰斷了唱片扔進了垃圾桶恢復了往昔的生活,再也沒提起過女孩。
在一個春天的夜晚,在熱那亞到紐約的途中,1900突然告訴麥克斯他要下船,1900說他想去陸地上看一樣東西,那就是大海,他想去聽聽風笛大叔說的大海的聲音,想明白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什么,想要知道如何才能繼續生活下去。1900這樣告訴麥克斯:“大海的聲音,就像是…喊叫聲,告訴你生活是無限的,等你聽到了就會知道如何才能繼續活下去。我可以在船上待了一輩子,但大海什么都沒告訴我,但如果我下船,在陸上住兩年,我就會變成凡人,跟別人一樣,或許有一天我會去海邊,瞭望大海,聽到它的喊叫”,好友麥克斯雖然不理解1900但卻為摯友決定下船感到由衷的開心。
船抵達紐約岸邊后,1900與船上的人一一道別,可當他走到舷梯的一半時,看著高樓林立的城市他站住了,佇立許久,他摘下帽子扔向岸邊,可帽子在飛到一半時就被風吹回了海面,這好像預示了什么,1900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內心中徘徊許久的腳步在快要邁出的那一刻輕快的收了回去。1900頭顱微抬嘴角輕輕上揚扭頭回到了船上,在這里1900下船時緩慢的動作與上船時輕快有利的步伐成了鮮明的對比。回到船上的1900不與任何人交流,獨自待在底艙看著窗外的海。很久之后1900回到了好友麥克斯的身邊,再次坐到了鋼琴前的他仿佛與曾經并無不同。
1933年麥克斯離開了Virginian號,從此再也沒有見過1900…..
戰爭中Virginian號被征做流動醫院使用,變得千瘡百孔,因為太過破舊即將被炸毀,大吃一驚的麥克斯從店里拿著拼好后的唱片(當初被1900掰斷的唱片)來到廢舊的郵輪上,他放著唱片,音樂回響在每個角落。最終麥克斯發現了躲在暗處的1900。
“滄桑的面容,美麗卻不疲倦。
在船上,沒有燈光,只有那穿透進來的星星點點,誰知道黑夜又是怎樣。
蒼白的手,精心縫制的外套,锃亮的皮鞋。
他,還沒有下船。
明暗恍惚中,他好像一位王子。”
原來這些年里1900一直在彈奏著音樂,即使在戰爭里1900也在堅持演奏音樂,他相信這能讓受傷的人感到慰藉。摯友麥克斯用盡方法勸說1900和他一起下船,可是面對好友麥克斯的勸說,1900終于說出了自己內心的聲音。那年1900走到舷梯的一半時,城市一望無際的盡頭讓1900感到了絕望。對于1900而言,陸地就是一架鋼琴,高樓就是琴鍵。當1900坐在八十八琴鍵的鋼琴前他可以創作出無限的音樂,但面對無限的琴鍵1900感到絕望,他認定那是屬于上帝的鋼琴而不愿去觸碰它。“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是太美的女人,是太長的航程,是太濃烈的香水,是我不會演奏的音樂,我不能下船,我至多可以選擇死去,畢竟對世人來說我并不存在……”作為1900的摯友,麥克斯在明白了1900的內心后只能留著眼淚笑著離去。
廢棄的郵輪載著1900駛離了港口來到了大海上,25年的陪伴,在1900的面前擺放著只有他自己能看見的鋼琴,張開手指,指尖輕撫鋼琴,樂曲流出,一切都理所應當。一曲畢,1900抬頭望著郵輪上的天空嘴角微微上揚,郵輪的炸藥被點燃,在爆炸的沖天火光中,一切飛向天空,又墜入大海深處,1900這個純真、自由的精靈回到了天堂。
失去摯友的麥克斯從此也成為了一個孤獨的人,只為觀眾留下了一個失落的背影,沿著街道漸行漸遠,影片結束。
1900的結局令人感到無限惋惜,但又極其的美好浪漫,爆炸中1900的笑容隨著鋼琴的音符縈繞于心,觀眾們最終只能發出一聲嘆息。
極具浪漫主義色彩1900的一生執著于自我的追尋,他可以輕易的看穿船上那些奔向美國尋找財富大眾的內心,但對于物質無欲無求的1900由于自己的與眾不同只感到深深的迷茫,他不愿成為世俗的一員卻又不明白自己是誰,純粹偏執的1900在精神家園與物質世界的分界線處的徘徊在觀眾看來卻是痛苦而又美好的。雖然有著好友麥克斯的陪伴,但影片中的1900給人的孤獨感卻極其的強烈,麥克斯沒法與1900進行心靈的交流,1900的內心始終是孤獨的,多年后在廢棄的郵輪上的談話,才使麥克斯了解到遵循內心對1900是如何重要,但卻無法感同身受,當1900向麥克斯敞開自己精神伊甸園的大門時,麥克斯卻只能站在門口留下淚水,沉默無聲。風笛大叔是是整部片中唯一與1900有過心靈交流的人,大叔選擇了改變生活,重新開始,1900則在徘徊中最終發現鋼琴、Virginian號、大海、1900這四者不可分割。
“1900,給我最真的感受,就是那種簡單的潔白。他知道他能擁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本就沒有必要擁有的東西;他知道他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讓自己陷入無盡的迷惘。
可能有人會講,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這是一種懦弱的態度,這是一種逃避的借口。但我知道,當我們看著他隨著鋼琴飄蕩于海浪翻騰的船艙之內,聽著他為心愛的姑娘奏出海上鋼琴師的旋律,用fuck the regulation輕輕地回答了船長的職責;說出你自取其辱,然后把香煙點燃于火熱的琴弦之上,這些情節無一不告訴我們,他不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反之,他的自我更為高貴,他擁有的是自我的自我,而不是世俗的自我,他生活于他自己構建的靈性的殿堂,那個殿堂無人可攀。
1900,超越了生命的一個人,超越了塵世的一部電影,超越了常人價值觀的一曲贊歌。” ——轉自知乎“王烽”(第一次寫影評的我無法用蒼白的語言表達出我內心的感受,這篇是我認為對1900最好的解讀)
現實生活中不管你是向往轟轟烈烈鮮衣怒馬的壯闊人生,還是喜愛悠然南山上暮鼓晨鐘平淡無人知曉的生活,都希望你在這世界上保持自我,向著自己內心向往的生活緩緩前進,人生最悲哀的不是迷茫時苦尋不得的痛苦,而是當你有著波瀾壯闊的內心卻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反之亦然。追尋內心的旅程上如果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斥責你,你也可以像小1900一樣回答他:Fuck the regulations!
《海上鋼琴師》這部影響了我三觀的電影給我的感受就像眾多電影中的田園詩,整部影片沒有任何深奧的燒腦情節,也沒有華麗的特效,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條小溪緩緩的流動,平淡無奇,但假如這時突然有一條小魚蹦出水面,假如有落日的余暉灑在溪面上,假如有一名美麗的少女站在溪邊盯著溪水發呆,假如小溪邊的石頭上有著恰如其分的青苔,假如這是在春天鳥語花香的季節,這一切令人感到舒適的平凡感融合在一起時,每天生活在高樓大廈中的你會不會有一絲絲的神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