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經郁熱型的帶狀皰疹臨床相對常見。
記得有一次我帶教針灸的學生,他就問我為什么不用龍膽瀉肝湯?
我就說這個患者胸脅部位的紅斑水皰,有明顯的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膩,用我們中醫來辨證,肝經郁熱是沒問題的,用龍膽瀉肝湯也是沒問題的,但是有一個現象,龍膽瀉肝湯用上以后皮損的改善會很快,但疼痛的改善不明顯。
因為我用龍膽瀉肝湯治療過一些患者,有這種感觸。那么這個病人,我就讓那個學生每天進行同樣的針灸治療。
前3天口服方用龍膽瀉肝湯進行治療,3天后患者來門診說越來越痛。
我與學生說我們換個方子看一下,于是就用了火丹方,3天后疼痛明顯減輕。換方的第二天,患者過來門診說:“昨天晚上睡得很好。”
1.火丹方方解
火丹方是《傅青主男科》里邊的一個方子,書上只是記載了這個方子,沒有寫主治疾病。
看了一些文獻,早期對火丹的認識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丹毒。
古古人對火丹的認識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紅,就是赤火丹;
一類是白火丹,就是黃白相兼,伴水皰。
當時看到水皰,并痛,我們就想到了帶狀皰疹。
然后就用火丹方試著治療帶狀皰疹。
用了幾例之后發現,這個火丹方用于治療帶狀皰疹的效果很好。好在哪里?主要是在疼痛的緩解這方面,效果比較好的。
火丹方的原始組成是用絲瓜子一兩,柴胡一錢,玄參一兩,升麻一錢,當歸五錢。
我們很多情況下是沒有絲瓜子這味藥的,很多醫院包括藥店我都去問過,沒有絲瓜子這味藥,我實際中用瓜蔞子和絲瓜絡兩味藥來代替。
絲瓜絡和絲瓜子進行治療的范疇差不多,清熱利濕,另外絲瓜絡還有通絡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帶狀皰疹是侵犯神經的,它按照一條既定的線路在走,就是我們說的經絡不通,經絡受邪一樣。
它是有既定的線路,我們就要給一些通經絡的、止痛的這樣的一些藥物,當時我是這樣考慮的。
瓜蔞子,也是參考了一些。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有清熱的作用。
絲瓜子也好、瓜蔞子也好,都有一個清熱的作用,而且都是子類。
另外一個考慮就是瓜蔞紅花湯。大家很熟悉瓜蔞紅花湯治療帶狀皰疹效果也很好。
原來有個記載,孫一奎的表弟得了帶狀皰疹疼痛,用了我們傳統的治療方法,清熱解毒燥濕,效果不好還是痛,然后請教他老師。
老師說:“不用苦寒的,要用甘寒的,因為用苦寒化燥,容易生火,所以痛很難解。要用甘寒,所以用瓜蔞。”
處方用瓜蔞、紅花、甘草,效果很好,于是這張方子就這樣傳下來了。清代程國彭的《醫學心悟》中,“脅痛”那一篇里邊記載有這個方,“脅痛甚,起皰”,起皰就是帶狀皰疹。
歐陽衛權老師,那個時候他就特別喜歡用這個方子(瓜蔞紅花湯)治療帶狀皰疹,感覺療效確實不錯。
那么,我在加減的過程中,也算是參考了這樣一個經驗吧,就是用瓜蔞子和絲瓜絡來替代絲瓜子,然后加上柴胡、升麻、元參和當歸為主方來治療帶狀皰疹。
大家都認為,帶狀皰疹這個病的病因與“火”和“濕”這兩方面相關。
但是對于“火”“濕”的認識每個醫家的理解是不同的。
對于實火,大家一般都喜歡用苦寒直折這種方法,但是要考慮到具體的因素。
我想說得帶狀皰疹的人,一般相對年齡比較大。有人統計50歲以上的患者占了門診量的60%左右,但是實際在門診中發現六七十歲的老人家,在門診中差不多占了80%以上。
說明什么?
說明這個病和機體的正氣下降有關,人已經虛了,他就沒有那么多實火了。
換句話說就是,由外感之邪引發了這個疾病,但它的本質是虛的,要照顧他的根本,不然的話就會出現苦寒直折,感覺火是下去了但痛依然不減。
為什么?因為苦寒,苦能傷陰,這樣導致人更虛;寒能傷胃,胃陽不足的話,整個人氣血生化乏源,本來就氣血虧虛的人,病程遷延更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選擇甘寒的藥物一樣能清火,但是沒有傷陰這個弊端。
那么傅青主、陳士鐸這一派認為“火是什么呢”?火就是水不足,水足了火自然就滅了,就沒有火這個東西了。
那么火是從哪里來的呢?
火從肝中來。
為什么從肝中來呢?
因為肝中藏了少陽生發之氣,少陽之火就是膽火,而且肝屬目,應東方,春天主生發,自然陽氣上來,火氣自然也就上來了。
而且肝木容易生火,木生火,這是一個化源之火,就是有一點火種加上這個木材,形成燃燒熊熊之火。
那么再往上走就到了夏天了,就是心火,再往秋天火氣就下降了,到了冬天火氣該藏了,藏到水底下了。
那么我們清火怎么去清?
這也是傅青主這一派的一個特點:
一個是要補水,以水制火,按照五行這樣來;
另外一個是要清解肝經之火,為什么?
因為傅青傅青主這一派主張肝生諸火,認為我們五臟之火都是從肝火演化而來,而且肝中寄著少陽之火,這種帶有生發之意的火氣——少陽之火就是從腎中的火轉化出來的,那么它就一點點像火種一樣不斷烤著木,就不斷有新的火源產生,所以必須把肝中的火清了,那么后邊的這種火就沒了,心火也就跟著降了。
這是一個根本,所以要清肝火為主,方法就是以水滅火。
那么還要注意兩個問題。什么問題?
一個就是清經絡之火。火是走經絡的,你是偏于心火,還是偏于肝火,還是偏于腎火,還是偏于肺火,那么就要酌情加一點清該經絡的藥物。
另外一個就是要給邪以出路。這也是我們在臨床中觀察到的一個重要現象。
大便稀的病病人疼痛會輕點,如果這個病人有兩三天沒有大便甚至晚上痛得睡不著,查房你就問他,大便怎么樣?
基本上他就會告訴你大便是干的。
那么我們一般就是能夠給邪以出路,給火邪以出路,我們常用的是下瀉之法,就是傅青主在瀉火總方中說的“散火必須用下泄之藥,而使火之有出路也則得矣”,給邪以出路,需用下瀉之藥。
在火丹方里我們用瓜蔞子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下瀉,配合玄參,因為玄參有滋水清火的作用,再加上瓜蔞子瀉下的作用,這樣基本上吃這個方的人,他的大便就是通暢的。
另外,治療濕邪傅青主的觀點就是外濕利水、內濕健脾的基本治療原則。
火丹方通過上面的講解,我覺得主要藥物是用玄參以水滅火。
這也是我們治療火證最主要的一個方法,以水滅火。
玄參,清熱解毒滋陰,入肝腎經,是補水滅火的一個中藥,加上絲瓜絡、瓜蔞子,就是清熱除濕,加強這種滅火的功能。
凡有火之地,就有氣血的瘀滯,所以我們要升散氣血。
那么升散氣血用柴胡、升麻、當歸,這種有升散氣血作用的藥,使血液不凝滯,也就沒有瘀阻,沒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