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的創意學
賴聲川 (作者)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今年年初時讀到了一本名為《創新自信力》的書。那本書對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擴展了對創新的認知邊界:創新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你要對自己有自信,你也是可以創新的。
如果說《創新自信力》告訴了我這件事是什么,那么《賴聲川的創意學》,就告訴了我這件事是為什么,為什么說創新是可以對自己有自信心的,你的創意源泉在哪里?
作者賴聲川,是華文世界最著名的劇場工作者之一,也是著名的電影導演。
這一張“創意金字塔”,是全書所有的精華內容所在。越近塔尖,是越表面、越能看得到的;越近塔底,是越底層、越不被人察覺的。
金字塔的下面一層支撐著上面一層,層層相連,通過“構想”顯現出來之后,最終通過“執行”,呈現出了最終的成果——作品。賴聲川特別創意的給讀者揭示了金字塔巨大的、卻也是基本不為人所知的底座——“共同源泉”。“共同源泉”就宛如一個深不見底的、充滿了神奇力量的大水池。如果你找到了它,就真正找到了源源不斷的創意源泉。
如下摘錄一些書中精彩的句子,用作者的原話來粗略解釋一下金字塔上一個個閃光的關鍵詞。
有關智慧與方法
創意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通過兩個步驟進行的——欲望的涌現,以及表達這種欲望的方式。這兩塊獨立但互相連接的部分可以稱為“欲望”與“表達”,也可以稱為“構想”與“執行”。
用最簡單的方法分辨,就是“創作”的“創”與“作”。這兩個不同的學習科目并不能從一種領域中獲得,必須在兩種不同的領域中獲得。在佛法中有兩個名詞可以精準地代表這兩種領域的總稱:“智慧”與“方法”。
有關檔案庫
在創意過程中,我們的腦子確實像一臺神秘的電腦。這臺電腦平時自動搜集并且在內存某處儲存這些檔案。這些檔案就是創意的原始材料。
我們所活過、看過、想過的,人生中所關懷的一切,就是創意的原始材料。我們的一切思想、情感、意象、概念、愛與恨、恐懼與憐憫,都儲存在“神秘的電腦”檔案柜中。
雖然許多材料來自外在世界,但我們的創意來自電腦里所儲存的一切。
有關屏障
為什么有些有些人表現出現的創意才能比較多,有些人表現出來的比較少?這是因為每個人依據自己的個性與環境,形成了自己與創意之間不同厚度及硬度的屏障,遮蔽著這不可思議的能量。屏障稀薄的人,就被視為有才華、有創意。
有關共同源泉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似乎都具有一個個人創意源泉。同時, 存在一種更廣大、超越個人、屬于全人類的共同源泉,里面儲存著各種原始、深奧的集體智慧。
在不同的智慧體系中,這神秘源泉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名稱:榮格所謂的“集體潛意識”、道家的“道”、佛家的“佛性”、基督教的“上帝”,甚至基因密碼中最原始的共同的基因。
不管怎么稱呼它,人是通過這個源泉才展現出創意活動,人和這源泉互動來創造創意。
有關如何看
“如何看”是有方法學習的,這就是我所提出的三種“觀”。“世界觀”是基礎,需要平時培養,“如是觀”和“因果觀”是需要學習的“觀看技巧”。
世界觀是基調,是一個人的信仰,是一個人看世界的觀點。如是觀,看見事物原貌。因果觀,看見事物前因后果。
整本書里,都彌漫著佛家的味道。能深深體會到,佛家的一些理念與思想,在作者的創作之路上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就如作者提及“寧靜的心”:
擁有一顆寧靜的心,我們會加深和世界的聯結。通過這更深層的聯結,就可以把事物聯結到事物,構想聯結到事物,構想聯結到構想等,以此類推,直到創意作品出現為止。一切的開始就是寧靜的心,智慧的心。
未來一切皆產品,人人都需要有一定的設計思維,而支撐設計思維的極其重要的一環,就是源源不斷的創意。賴聲川,送給了當前和未來世界所有的人們一份沉甸甸的大禮。
這本《賴聲川的創意學》,再讀一定會有新的體會、新的感悟、新的收獲。
- 這是無悔在2017年速速讀的第138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