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每日精進——每天進步一點點。
今天晚上回家,我問兩位孩子,孩子們,你們說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有進步呢,還是要跟別人pk贏了呢?然后一位孩子搶答說,那當然是跟昨天的自己比,有進步啦,因為和別人比,有時候你可能贏,有時候可能輸。所以重要的是今天比昨天進步了沒有。
我說是的,我也贊同。
那每個人的坐標都不同,你用自己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缺點跟別人比較,那么得到結(jié)果顯然是不同的。跟別人比較的,只能說明那時候那個時刻的一個狀態(tài),并不代表你未來的結(jié)果。
不過我們父母和老師們最習慣的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因為那樣最直接簡單,不需要思考,結(jié)果看的見。
假如你用自己的缺點跟別人對比,那你會一直自卑。
所以人生重要的是什么呢?這樣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這也就是說找準人生的坐標系。
聽一個讀書節(jié)目,問一些年輕人,那要跟李嘉誠交換人生嗎?很多人回答,那當然愿意啦,李嘉誠那么富有,當然愿意交換。
好的,那么其實他沒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交換了的話,那么你的一下子身體就變成八九十歲老人家了,這時候你可能跑步也跑不了,那你爬山也跑不了,也享受不了太多的美食和風景。
雖然你有這么多財富,你用來干什么呢?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我們做事情,也不能只看到一個片面的方面。
還有一個例子,很多人都想要成為中國的馬云,因為馬云財富很多,很富有,經(jīng)商和做生意的人,就會把自己跟馬云比較,覺得馬云怎么那么厲害,賺那么多錢,但你要知道,人生觀,你的價值觀,還有你的世界觀,你的經(jīng)歷,你的眼界,都跟馬云不一樣。
當馬云在享受有巨大的榮耀和財富的時候,他也承受的對應的壓力,擔負更大的責任。你需要有這個承受能力,才能夠擁有這樣的財富。
我們很多人沒有看到馬云堅持5年教書,在海南房地產(chǎn)熱的時候,能夠守住初心,能夠持續(xù)發(fā)力,和初創(chuàng)團隊一起,在家里開始創(chuàng)業(yè),那時候全身心投入工作,熬過了漫長的寒冬,終于等來了春風。
打敗了eBay易趣,投入了無數(shù)的錢,慢慢積累了賣家買家,大量的用戶后,才終于實現(xiàn)了盈利。
這說明了什么呢?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事,跟自己比,每天進步一點點。
不怕慢就怕停。
只要堅持的目標,不斷精進,不斷努力,終能到達目標。人生如跑馬拉松一樣,最開始也許你只能跑500m或者1km,但通過堅持科學的訓練,你就從1km~2km,3km,5km。一兩個月后,也許你能夠比較輕松跑完10km了,堅持鍛煉半年,你就能期待參加半程馬拉松了。如果刻苦努力,堅持跑步一年后參加一個馬全程拉松,也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很多事情不要在乎一時的快和慢,要跟自己比較,跟昨天比,今天有沒有用心,有沒有努力向著目標又靠近一點點。
想到了一個名人,他就是曾國藩,他每日精進的有幾件事情,每日堅持寫日記,每日堅持看書,堅持給家人寫信,曾大帥并不是特別聰明的人,但是他通過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刻苦。終成一代偉人,成為歷史上兩個半中的半個完人。(另外兩人,一位是孔子,一位王陽明)
還想到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也。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對于熱愛學習的人,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后,就會獲得一種精神上非常愉悅的感受,哪怕晚上就死去,也覺得沒有遺憾了。
因此知道我是誰,我想要到那里去,然后為此目標而不斷精進努力。一天進步一點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過程中要能夠堅持,每日進步。
有幾句話送給大家,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小孩子是怎么學習學會走路和說話的呢?他們是一次次不斷的跌倒,然后不斷起來,然后在不斷嘗試,有不斷的前進。
給我們的啟發(fā),我們在向目標邁進過程中,也需要這樣的勇氣。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或者目標設定錯誤了,就不敢嘗試。不斷的向目標前進,聽從心靈的聲音。
想象一下,當有一天躺在墓地里的時候,希望別人怎么說你,怎么紀念你呢?
想象一下,你希望你的墓志銘寫上怎么樣的話呢?這里躺著一個什么樣的人?
把期望希望夢想裝在心中,然后向著目標前進,無懼風雨,每日精進。